花木蘭作為中華五千年歷史上的一張重要名片,她的事跡隨著樂府雙璧之一的《木蘭辭》廣為流傳。
在中國的封建社會中,無數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女子向往著「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的豪情,期盼著「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的榮耀。
那麼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除了花木蘭之外,是否還有這樣的巾幗英雄出現呢?
還真的有,清朝末年就出現了這樣一位女扮男裝從軍的姑娘,只不過她的結局和《木蘭辭》中的大圓滿結局簡直天差地別。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歷史上的花木蘭小姐姐是因為為父盡孝才決定女扮男裝替父出征的。
而清朝的陳氏卻不是,為什麼?
雖然史料中沒有明顯記載陳氏從軍的原因,但是我們可以從陳氏的個人特征中推斷一二。
據《清代野記》記載:面黧黑而多痘瘢,且碩大多力,人不料其雌也。
陳氏長相魁梧,體格硬朗,飯量驚人,如果不穿上女裝,不是很親近的人根本難以分辨出她的女兒身。
這樣一位女身男相的姑娘家就算是放到現在也很難找到婆家,更不用提是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
再加上飯量極大,在重男輕女的社會背景下,陳氏很可能招到了朋友、親戚甚至是家人的「另眼相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