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對塔圖姆的惡意來自兩點,一是部分是比天比地比神仙,被捧得有些高,二是球員自身火候確實還不夠剛猛,得花時間繼續打磨。
獺兔很強,但實力還沒強到能問鼎MVP的程度。
想成為聯賽最佳球員,進攻手段可以不多,但效率一定得穩定,這方面他還差點意思。
回憶塔圖姆打出的比賽,既可以客場46分擒鹿帶隊拖進搶七,也可以在總決賽投出17中3,并且這種短期內大起大落的場次還相當多。
只將塔圖姆視為球隊頭牌,他是完全夠格的,但要是推到聯盟最好球員的位置上,等于將他綁在架子上用火烤,光一個不穩定性就做不到讓人臣服,罵聲和質疑聲自然就越來越多了。
科比曾經對塔圖姆進行過深度分析,多年過后再回來看,還是那麼的一針見血。
「他有很強的單打能力,但如果我是他,我會練好接球能力和接球投籃能力」。
塔圖姆的優勢在于身高和射程做到了相結合,所以手感好的時候,總能飆出高分表演。
如果聽從科比的建議,增加接球就投的比例,在本身就具備創造投籃機會能力的情況下,他可以讓對手在防守端感到更大壓力,自己對比賽的控制也將更加輕松。
一個身材超過2米06的前鋒,接球就拔而且出手點還高,這是很難被干擾到的。
事實上,塔圖姆早年間就是這樣打球的,菜鳥賽季接球投籃占進攻比例的27.3%,每回合得1.17分,有效命中率59.7%,效率超過聯盟87.2%的球員。
但隨著核心身份的逐步確立,塔圖姆卻在最近兩年拋棄了該打法。
接球后不再直接干拔,非得做個三威脅然而才投籃,或者是抱著球埋頭強攻禁區。
這樣一來,塔圖姆身材上的優勢就被浪費掉,反而是動態天賦不足的缺點暴露出來了。
某種程度上,他和當年的哈登很像,為了所謂的魔球,一個放棄中投,一個放棄接球投籃,進步的同時沒有保留,而是選擇浪費早就成型的打法。
兩人在季后賽都有過振奮人心的高光,同樣的,也都留下過讓人悵然若失的失望。
魔球風格能讓球員砍分更加輕松,但局限性實在太大,贏球過度依賴三分手感。
在魔球基礎上增加接球投籃的頻率,以及中距離出手的次數,球員威脅才能更大化。
塔圖姆今年不是沒進步,他的防守和傳球視野,相較于去年都有了較大提升,就是這持球進攻時的思路,還是一如既往的死板,說難聽點就是比賽閱讀能力不足。
像他這種有技巧的球員,應該學會利用身材上的優勢,而不是總想著靠身體來打球。
去年已經錯過了總冠軍,今年再錯過MVP的話,那就真的有些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