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4日,中國羽毛球隊啟程前往印尼首都雅加達,參加即將在那里進行的湯姆斯杯和尤伯杯的比賽。本次比賽中國隊的目標不僅要力保尤伯杯,也要爭取獲得湯姆斯杯。同時,這也是確定雅典奧運會參賽人員的一次重要實戰演練。
自1992年湯姆斯杯半決賽負于馬來西亞隊之后,中國隊失去湯杯已經有12年之久了。在此期間,中國隊屢次向湯杯發起沖擊,無奈實力不濟,雙打瘸腿嚴重,單打亦無明顯優勢,只得一次次鎩羽而歸。自李永波率中國隊打翻身仗以來,各項冠軍基本拿了個全,唯獨就是湯姆斯杯可望而不可及。如此一來,自進入雅典奧運周期后,重奪湯杯就成了中國羽毛球男隊的主要目標,國家隊訓練館墻上的標語也由此多了一條——別忘了,湯杯還在印尼手里。
1982年中國隊首奪湯杯
中國隊最大的對手無疑就是印尼,他們自1994年奪冠之后,已經實現了湯杯五連冠的壯舉。印尼單雙打實力均衡,尤其是雙打獨步天下,最強的時候能組出至少4支世界一流的黃金組合,和任何隊交鋒都有雙打全取兩分的實力,等于讓其它隊伍未戰先敗。
先來大致回顧一下九十年代以來中國印尼兩隊的交鋒史。
1994—2000年,中國隊在湯杯賽上與印尼隊有過4次交鋒,無一勝績。1994、1996年兩屆中國隊均在在小組賽中完敗于印尼隊。1998年中國隊在半決賽遭遇印尼,孫俊和董炯奪得單打兩分,無奈雙打拖后腿,最終仍以2:3失利。2000年,中國隊與印尼隊在爭奪小組頭名之戰中狹路相逢。為保存實力,李永波派出替補陣容,結果以1比4告負。決賽中兩隊再次相遇,中國隊夏煊澤和吉星鵬分別完敗于葉誠萬和陶菲克,余錦豪、陳其遒負于吳俊明、邁納基,最終三場球一共贏了一局,輸得體無完膚。
悉尼奧運會之后,隨著林丹、鮑春來、蔡赟、傅海峰、桑洋、鄭波等一批青年才俊的崛起,中國隊整體實力有明顯提升,隊伍里既有小將沖殺在前,又有老將壓陣,陣容較其它各隊還要整齊些,普遍被世人看好。令人沮喪的是,在2002年的湯杯半決賽中,中國隊意外地敗在了馬來西亞手上,其中鮑春來輸給哈菲茲的一場球成了廣大球迷心中長久的痛。
2002年印尼捧杯
原本萬眾期待的中印龍爭虎斗沒看成,兩國羽協做了很多努力,想讓兩隊打一場友誼賽,但是始終沒有成功。直到2004年湯杯賽上,兩隊終將狹路相逢。
這一屆湯杯的賽制飽受詬病。按以往的慣例,上屆冠軍將是本屆比賽的頭號種子,但這一回卻規定種子隊伍的確定建立在現世界排名上。這一規定的結果就是中國隊因球員世界排名高而成了頭號種子,而上屆冠軍印尼隊卻成了五號種子。抽簽結果是——中國隊與印尼隊分在了一個組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