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競技
實時熱點
體育明星
社會新聞
港澳明星
古裝劇
台灣明星
愛豆明星
影視
韓劇
現代劇
日本明星
大陸明星
明星盤點和對比
豪門名流
國際明星
明星八卦
劉德華
港劇
韓國明星
王室新聞
黑道風雲
全部
    
曼谷強震「高層連廊斷裂」被罵豆腐渣!建築內行人反駁:斷了才是保命關鍵
2025/03/29

ADVERTISEMENT

2025年3月28日,緬甸中部發生了8.2級強烈地震,震感波及泰國曼谷。地震發生時,曼谷市中心的兩棟高樓之間的連廊突然斷裂,引發了市民的恐慌。然而,這一幕并非意外,而是建筑設計中的一種「安全哲學」在發揮作用。

據建筑行業的朋友透露,這種連廊設計在地震時會自動斷開,目的是為了保護整棟樓的安全。如果連廊在地震中保持完整,可能會導致整棟樓的結構失衡,甚至引發倒塌。因此,設計者在規劃時就考慮到了這一點,讓連廊在地震時能夠安全地斷裂,從而避免更大的災難。

這種設計在國內并不常見。在國內,高樓通常會安裝阻尼器,這是一種能夠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的裝置,有效減少建筑物的晃動幅度。然而,在東南亞國家,由于成本考慮和對大地震預期不足,很多建筑并沒有采用這種設計。相反,他們選擇了更為經濟的連廊設計,以確保在地震發生時,建筑物能夠通過局部的犧牲來保護整體的安全。

ADVERTISEMENT

泰國的建筑行業一直以來都面臨著成本與安全的權衡。為了節約成本,泰國的建筑地基通常挖得不深,停車場也多建在地上樓層,幾乎沒有考慮到大地震的情況。阻尼器這種高端的抗震設備,在泰國的建筑中更是少見。這種設計理念在平時看似經濟實用,但在面對大地震時,卻暴露出了明顯的短板。

這次地震事件再次提醒我們,建筑安全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雖然阻尼器等高端設備能夠提供更好的抗震性能,但它們的成本較高,對于一些經濟條件有限的地區來說,可能并不現實。因此,如何在有限的預算內,設計出既能保障安全又經濟實用的建筑,成為了建筑行業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對于泰國來說,這次地震無疑是一次警鐘。它提醒著建筑行業和政府相關部門,必須重新審視建筑安全標準,加強對地震等自然災害的應對能力。而對于我們來說,這次事件也是一次寶貴的經驗教訓,讓我們更加意識到,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

希望未來,無論是泰國還是其他國家,都能夠從這次地震中汲取教訓,不斷提高建筑安全標準,為人們創造一個更加安全、可靠的居住和工作環境。畢竟,生命的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安全才是建筑的最終目的。

ADVERTISEMENT

快訊/驚爆6.3強震!距離上一次「才死2200人」大地震僅2個月
2025/11/03
快訊/爆6.5強震!氣象局急發「海嘯警報」
2025/10/28
快訊/花蓮「緊急撤離948人」驚見新堰塞湖!水位狂漲「大水淹進隧道」現況曝光
2025/10/18
快訊/地震超級晃!全台3小時內4起地震,氣象署示警:3天內恐有規模5餘震
2025/10/18
快訊/10:04規模5.3「極淺層地震」!最大震度3級
2025/10/18
快訊/專家重大警告: 「這地區」 恐發生超級連鎖地震!
2025/10/15
快訊/快訊/南投發生地震!最大震度3級,8縣市有感
2025/10/14
2天內「連續3強震」不尋常!專家驚見1異狀:「台灣恐規模7以上...」
2025/10/14
快訊/規模4.5「極淺層地震」,最大震度4級
2025/10/13
超強地震前兆?南海海槽「觀測到異狀」他警告「機率突破90%」
2025/10/11
快訊/爆發規模7.8強震!當局呼籲提高警戒「緊急發布海嘯警報」
2025/10/11
快訊/台灣也在上面!氣象署曝1地震帶超活躍,全球逾8成地震在此
2025/10/11
台灣也在上面!氣象署曝1地震帶超活躍,全球逾8成地震在此
2025/10/11
快訊/菲律賓發生 「規模7.4強震」! 氣象署急發海嘯消息
2025/10/10
快訊/花蓮5級強震「堰塞湖紅色警戒」光復等3鄉鎮「官方發緊急警報」
2025/10/08
菲6.9強震...未來一週「恐有更大主震」!專家示警:延伸到「台灣2地區」
2025/10/02
快訊/05:23發生規模5.4地震!最大震度曝光
2025/09/29
堰塞湖溢流14死34傷124失聯!泄6000萬噸泥流,花蓮災民來自這3鄉鎮
2025/09/24
快訊/天佑台灣!風王樺加沙路過未直撲,專家直呼要感謝「它」
2025/09/22
2.5小時爆20連震!全在同地點,最強規模4.7、震度5弱
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