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年,一位被舞陽當地人稱為「賊王八」的地痞卻因為安葬父親一事犯了難。
因為他平日里橫行霸道,不是殺牛就是偷驢、販賣私鹽,年紀輕輕無惡不作,父親的喪事自然也沒有幾位鄉親愿意幫他操辦。
別看地痞平日好不威風,喪事當頭,因為囊中羞澀,只能草草舉行喪禮,隨后尋得一塊無主之地,準備將父親安葬于此,殊不知,他無意間看中的竟然是一處龍穴。
下葬當天,一行人挖好了墓穴,地痞恨不得趕緊讓父親入土為安,一樁奇事隨即發生在眾人眼前,只見棺材被安放于墓穴后,無論如何都無法擺正,大家伙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懼怕這是不是詐尸的前兆。
無法擺正棺材,王建說什麼都不同意就這樣填土,剛巧一位道士路過,一語道破天機。
「此乃天子之穴,豈能讓汝等小民安葬于此?」
身邊人聽到這話紛紛好言相勸,想讓地痞另尋墓穴,沒成想,道士的這句話卻讓他來了精神,隨即強行將父親的棺材擺正,就這樣葬在了龍穴。
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事過去30年后,這位地痞真的成了開國皇帝。
他是誰?他的一生究竟有多傳奇?
唐朝末年,許州舞陽的街頭,王建這個名字并不陌生。他不是那種溫文爾雅的書生,也不是那種勤勞樸實的農民,而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小混混,一個在街頭巷尾游蕩,以各種小聰明和不正當手段謀生的人。
王建的日常生活,就是一場場與法律和道德邊緣的博弈。他殺牛,不是為了耕作,而是為了換取幾個銅板;他偷驢,不是為了代步,而是為了換取一頓飯錢;他販賣私鹽,不是為了調味,而是為了賺取那一點點利潤。
這些行當,雖然讓他在短期內能夠糊口,但也讓他在社會上背上了「賊王八」的惡名。
然而,王建并不滿足于這樣的生活,他的內心有一股渴望改變命運的力量,而這股力量在他日后的人生中真的成了推動他不斷前進的動力。
開篇提到的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