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于巴士海峽的熱帶擾動98W,將有可能生成為第4號颱風「丹娜絲」,中央氣象署表示,預計週六、週日會從台灣附近通過北上。氣象專家林得恩也提醒,最大風雨就會落在週六及週日。
氣象署表示,今(4)日太平洋高壓開始減弱,台灣附近水氣漸增,東半部及恆春半島不定時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雖然為多雲到晴,不過午後雷陣雨范圍擴大,新竹以南地區及其他山區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中南部地區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午後請留意天氣變化,清晨至上午中南部地區亦有零星短暫陣雨;溫度方面,出現極端高溫的機率降低,但天氣還是較為炎熱,高溫普遍可達32至35度,西半部及金門仍有局部36度以上高溫發生的機率,北部36度以上高溫的范圍仍較廣,中午前後紫外線偏強,外出活動請做好防曬措施並多補充水分。
氣象署指出,位于巴士海峽的低氣壓(98W),未來環境有利其發展,強度有機會逐漸增強,目前資料顯示以熱帶性低氣壓的機率較高,也不排除進一步增強為輕度颱風,預計週六、週日會從台灣附近通過北上,後續路徑仍有相當不確定性,請多留意氣象署對此低氣壓的最新預報;至于第3號輕度颱風木恩(國際命名MUN),中心距離台灣超過2000公里,向北北西轉北進行,對台灣無直接影響。
氣象專家林得恩在「林老師氣象站」臉書專頁表示,目前位于巴士海峽的熱帶擾動98W,在進入南海海域後,環境提供有利再發展的條件,強度也有逐漸增強的趨勢,甚至進一步發展為輕颱機率也在增高。由于距離台灣實在太近,一旦系統整合後,將會沿著台灣海峽一路北上,對我影響明顯增加,最大風雨則會落在週六及週日(7/5、7/6)。
林得恩指出,依據今晨歐洲ECMWF及EC-AIFS數值模型模擬,對98W在未來24至36小時內,系統的可能發展預測漸趨一致。包含環境垂直風切在10至15 節,高空外流良好,低層也開始輻合,加上海面溫度溫暖也在攝氏30至31度之間;受環境駛流場的導引,後續往東北方向移動的機會最大,這個熱帶擾動,因為距離台灣太近,需要特別加強注意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