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東方擾動下周可能通過台灣。(圖/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
颱風季正式展開序幕!本周雙台恐先後接力,氣象專家林得恩指出,目前歐美模式均模擬出3日前後熱帶擾動將生成,颱風最新可能路徑也出爐了,氣象粉專指出,菲律賓東方擾動下周可能通過台灣。
「正式拉開颱風季的序幕!」林得恩今(2)日在「林老師氣象站」臉書發文指出,台灣的颱風季,通常指的是每年的7至9月,而本周,在菲律賓東方外海至日本南方海域附近,剛好是個季風低壓槽所在位置;根據過去觀測,季風低壓槽常是熱帶擾動甚至是颱風生成與發展的溫床。
林得恩續指,今晨美國NCEP模式及歐洲ECMWF模式均模擬出,在本周四(3日)前後,開始有熱帶擾動生成的訊號,擾動強度並有繼續發展、增強為颱風的趨勢。
至于,隨後移動的方向,林得恩表示端視駛流場的導引,也就是太平洋高壓西伸或東退的程度,不確定性非常大,通常至少要等到擾動形成為熱帶性低氣壓時,形勢才會比較明朗。
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稍早表示,目前菲律賓東方擾動98W已漸有雛形,歐洲數值預報最近幾次也有不小變動,下周有機會從台灣附近通過。但粉專也強調,這個系統仍在一個大低壓帶內整合中,整合過程相當復雜,也會牽動後續發展,太平洋高壓勢力變化也會決定走向,建議大家再等候、觀察2~3天,等低壓帶整合完成後,預報才會比較明朗。
氣象粉專「天氣風險」則指出,依目前預報來看應有2個系統,在日本南方、小笠原群島附近的熱帶擾動99W應會先發展,可能在明、後天(3、4日)成為熱帶性低氣壓,未來不排除進一步達到輕台強度,但這個擾動預期會往北、東北方向移動,不會接近台灣,對日本影響也不大。
至于另一擾動98W,天氣風險指出則是會在菲律賓東方海面醞釀、發展,有機會在周末前逐漸發展為熱帶性低氣壓,後續也有成為颱風的可能性。
這個擾動的未來路徑預報變動性比較大,周末之後到下周太平洋高壓的強度變化可能會讓它未來的路徑出現較大幅度的轉折,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