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7)天受到對流旺盛影響,氣象署于下午3點10分發布大雨特報,影響時間從今日下午至晚上,大雨縣市為新竹縣山區、苗栗縣山區、臺中市山區、南投縣山區、雲林縣山區、嘉義縣山區、臺南市山區、高雄市、屏東縣、恆春半島。氣象署提醒,午後對流雲系發展旺盛,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今日高雄、屏東地區及新竹至臺南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請注意雷擊及強陣風,山區請慎防坍方、落石及溪水暴漲。
氣象署也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警戒區域為屏東縣、高雄市,持續時間至16時0分;請慎防劇烈降雨、雷擊、冰雹,溪(河)水暴漲,坍方、落石、土石流,以及低能見度。
一、劇烈降雨與溪(河)水暴漲
避免靠近水域:
暴雨時,溪水可能瞬間暴漲,即使上游晴朗,下游也可能因山區降雨而洪水暴發。
切勿在河床、溪邊露營、釣魚或逗留,聽到上游傳來轟鳴聲(如雷聲)可能是洪水前兆,立即撤離。
注意警示標誌:
遵守政府發布的「黃色警戒」(可能發生災害)、「紅色警戒」(已發生災害)等警示,提前撤離危險區。
低窪地區防范:
居住在低窪或易淹水地區的民眾,應提前準備沙包、防水閘門,並熟悉避難路線。
二、雷擊與冰雹
躲避雷擊:
避免在空曠處(如高山、稻田)活動,雷雨時勿使用金屬物品(如手機、雨傘)。
若在戶外,盡量蹲低、雙腳併攏,減少接觸地面面積,並遠離樹木、電線桿。
冰雹防護:
冰雹可能伴隨強風、雷電,應立即進入堅固建築物內,避免待在車內(若無遮蔽處,可用衣物保護頭部)。
三、坍方、落石與土石流
預警徵兆:
山區出現異常聲響(如樹木斷裂、石頭滾動)、河水突然混濁、坡面裂縫擴大,可能是土石流或坍方前兆。
政府發布「土石流紅色警戒」時,應立即撤離。
避難原則:
往土石流垂直方向(兩側高地)逃生,切勿順著河谷往下跑。
若受困,盡量往高處移動,並揮動鮮豔衣物或使用哨子求救。
行車安全:
山區道路遇落石,應快速通過並觀察上方坡面;若遇坍方阻路,勿強行穿越,立即回頭並通報相關單位。
四、緊急準備與應變
事前防災:
準備「防災避難包」(含飲用水、乾糧、手電筒、急救藥品、重要證件影本)。
熟悉住家附近的避難路線與收容所位置。
災時應變:
保持通訊暢通,收聽氣象及災害警報(如手機緊急警報、廣播)。
若撤離家園,關閉瓦斯、電源,防止二次災害。
災後注意:
避免進入受損建築或危險山區,防止殘餘坍方或電線漏電。
關鍵口訣:「防災先準備,警報快撤離;溪水莫靠近,山區要警惕!」
遇到極端天氣時,保持冷靜並迅速行動,才能最大限度保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