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如懿傳》里那盆綠梅嗎?
初見時,花團錦簇,生機盎然,那時,他們情義綿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再見時,花敗枝枯,了無生趣,那時,他們爭吵不休,你不服我,我不服你。
最后,一個香消玉殞,說不清是放下了還是看開了?
一個壽終正寢,斷白發結青絲,說不清是贖罪還是還債?
這時,綠梅又抽了新芽,留下一個開放式的結局,任由世人評說。
綠梅,暗指青梅,他送她綠梅,因為她喜歡。
她念念不忘的也不是綠梅,而是她的青梅竹馬,是那一段被偏愛的往事。
看著繁花似錦的綠梅,如懿說:「綠梅難得,皇上的情義更難得。」如懿很珍惜這份情義。
眾多妃嬪中,能獲得偏愛,她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
這時的如懿和乾隆,就如同新婚夫婦,彼此信任,彼此珍愛,就如那換團錦簇的綠梅。
後來弘歷為她特制了綠梅粉,更是連空氣中都灑滿了偏愛的氣味。
這般珍視,也難怪如懿在后宮的波詭云譎中能保留一絲本心。
就連嬛嬛都佩服她:「權勢、后位她一樣沒放在心上,唯獨將情分盡到底。」
皇帝的情分給過富察皇后,給過舒妃,給過香見…
唯獨將偏愛給了如懿,而如懿的情分自始至終也只給了他一人,乾隆多情,如懿長情。
「梅花香自苦寒來。」如懿注定不是雍容華貴的牡丹,而是苦寒中綻放的堅韌。
為死寂的冬天增彩添色,也溫暖著后宮所有人的冬天。
縱使芳魂已逝,那一縷梅香始終縈繞眾人心頭,一個人得用多深的情才能如此真誠的對待愛人身邊的每一個人。
將愛屋及烏演繹的那麼深刻真實,俘獲那麼多的牽掛和不舍。
如懿一直以來的隱忍,沒有因為被偏愛而有恃無恐,綠梅便是她性格的真實寫照。
情出自愿,花為你開,縱使知道蘭因絮果,也愿赴一世情緣。
很多人說:「如懿比起甄嬛,輸在了太用情上,自古帝王多薄情。」其實她們的本質就不一樣。
嬛嬛在情犢初開時,被人欺負,巧遇雍正相救,少女懷春時,自然深情相許,所以她的愛來得快,去得更快。
如懿與乾隆是兩小無猜,惺惺相惜,是王子與公主的浪漫結合,所以她的愛如細水長流,綿延不絕。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