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5號颱風「百合」已于凌晨2時生成,持續向北前進,預估可能從日本關東地區登陸,橫掃整個東日本。儘管對台灣沒有影響,不過颱風季仍不可掉以輕心,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提醒,熱帶洋面不平靜,可能又有颱風窩將再建立,就在台灣附近。
「觀氣象看天氣」今(13)日在臉書發文表示,下一波的季風槽,也就是俗稱的颱風窩訊號越來越強,只是會孵出幾個颱風以及是否會侵襲台灣,仍要密切觀察。目前這波的季風槽西南季風更強,水氣更多,要小心面對。
事實上,「觀氣象看天氣」早前曾指出,季內振盪(MJO)的訊號相當明顯,代表波動很大,預計7月中將帶動一股強勁西南季風進入菲律賓東方海面,此時太平洋高壓正逐漸西伸,高壓南緣的偏東風,會與這股強勁的西南季風輻合而發展出[[[大尺度]]]的低壓系統,「歐、美模式均預測在7/19前後將有『大貨』在菲律賓東方海面出現,要注意了!」
中央氣象署也提到,下週後期天氣不確定性大,要留意菲律賓東方海面低壓帶中之熱帶系統,其發展趨勢及位置仍有不確定性,務必多加注意熱帶系統發展動態,以及南方水氣北上影響台灣附近天氣的程度。
氣象專家吳聖宇今天也在臉書發文指出,下周四(17日)之後,太平洋高壓將有機會重新回到日本南方海面到琉球一帶海域,高壓外圍的偏東到東南風可能與西南季風配合,在南海到菲律賓以東海域重建新一輪的西南季風槽,當中應該會有新的熱帶擾動發展,下周末(19、20日)的天氣就跟新熱帶擾動有關。
氣象專家吳聖宇今天也在臉書發文指出,下周四(17日)之後,太平洋高壓將有機會重新回到日本南方海面到琉球一帶海域,高壓外圍的偏東到東南風可能與西南季風配合,在南海到菲律賓以東海域重建新一輪的西南季風槽,當中應該會有新的熱帶擾動發展,下周末(19、20日)的天氣就跟新熱帶擾動有關。
吳聖宇表示,熱帶系統是否會直接影響台灣還很難說,如果路徑越偏西,往呂宋島北部、南海一帶移動,影響就會比較小;反之如果路徑比較偏西北西到西北,就有可能直接來到台灣附近,影響就會很大。
吳聖宇直言,目前系統尚未出現,連季風低壓槽都還沒有建立,因此目前的確有些言之過早,但還是提醒大家要持續注意後續的天氣預報資訊,尤其是下周五(18日)到周末有活動安排的民眾更要多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