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台灣女星徐熙媛(大S)因赴日游玩期間染上流感并發肺炎不幸去世,終年48歲。
大S離世后有台媒引述知情人士說法稱,大S真實死因為「敗血癥」,并非肺炎。關于敗血癥和肺炎看看新聞Knews 采訪了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居旻杰。
居旻杰表示病毒性肺炎造成大S死亡其實也是有這種可能的。但是大多數情況,臨床碰到更多的可能由于病毒的感染導致免疫功能的下降,所引起的繼發感染,細菌、或者是真菌的感染以后引起的敗血癥,專業名稱為膿毒血癥或者是感染性休克。因為她本身的基礎情況就比較差。在病毒感染的基礎上,如果再合并了其他的一些細菌或者那個真菌的感染,特別是肺部,那麼病因的控制就比較困難。
據生命時報:一項針對我國33家醫學中心的研究發現,成人肺炎中,病毒感染占比在提升,達到39.2%,常見的呼吸道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很多人對肺炎的預防意識不足,是導致肺炎難治、死亡率高的原因之一。如果未得到及時有效治療,患者可能發展為重型肺炎,加重慢阻肺、哮喘等疾病;對于老人、心臟病患者來說,肺炎會增加心臟負擔,導致供氧不足,誘發呼吸衰竭、心律失常、心梗;若感染肺部的細菌、病毒等進入血液循環,甚至可能引發敗血癥。
有國內臨床醫生表示,很多人在異國他鄉旅行時,可能因為怕麻煩或語言不通而抱有「扛一扛等回國再治」的僥幸心理。對于一些輕癥吃點藥「扛一扛」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