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奧運拳擊賽事中,來自阿爾及利亞的女拳手克莉芙(Imane Khelif)與台灣的林郁婷,因為性別問題被捲入了一場風波。
儘管最終她們雙雙摘金,但背後的故事卻揭露了體壇中存在的性別爭議,以及選手們為突破重重困境所付出的代價。
克莉芙的教練卡索拉(Georges Cazorla)在賽後接受法國雜誌《觀點》(Le Point)訪問時無意間透露,國際拳擊總會(IBA)在去年因「激素」和「染色體」問題,禁止克莉芙參加世錦賽。
這一決定讓克莉芙大受打擊,導致她在奧運備戰期間,甚至無法與女性選手共同訓練。
卡索拉形容,當時的克莉芙情緒崩潰,「因為她突然發現自己可能不是女性」。這樣的言論在社會上引發了廣泛關注,也讓性別議題再度成為討論的焦點。
此外,西班牙國家隊教練洛薩諾(Rafa Lozano)也向當地媒體《馬卡報》(Radio MARCA)透露,在奧運前的集訓中,克莉芙被認為「過于危險」,不能和其他女拳手搭檔進行訓練。
最終,她被安排與西班牙頂尖男拳手奎利斯(Jose Quiles)一組訓練,雙方實力才能相互匹配。「這樣的安排是不公平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我是這麼認為的。」洛薩諾無奈地表示。
克莉芙的奮鬥歷程令人心痛,她在遭受這些不公待遇的同時,依然展現出了強大的實力。巴黎奧運決賽中,她成功擊敗了中國選手楊柳,成為了阿爾及利亞的國家英雄,並擔任了閉幕式的掌旗官。然而,這一成就卻加劇了外界對國際奧會(IOC)的壓力。儘管IOC多次強調,克莉芙與林郁婷的護照上性別均顯示為女性,但外界對女子項目參賽資格的呼聲卻依然高漲。
值得注意的是,墨西哥女拳手克魯茲(Brianda Tamara Cruz)也曾在2022年的IBA拳擊金腰帶系列賽中對戰克莉芙。她在賽後坦言,與克莉芙對打時,她感覺到自己與對手實力相差甚遠,甚至受到了嚴重的傷害。「在我13年的拳擊生涯中,從來沒有過這種感覺,就算是與男性對打時也沒有。」克魯茲感嘆道,她感到自己能夠平安離開賽場是一種幸運。
這些經歷揭示了體壇中性別界限的模糊與爭議,也凸顯了選手們在面對性別質疑時所承受的壓力與挑戰。
克莉芙的故事不僅展示了她作為一名拳手的非凡實力,也讓人們重新審視體育競技中的公平與包容問題。在未來,這些議題或將成為國際體育賽事中不可忽視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