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競技
實時熱點
體育明星
社會新聞
港澳明星
古裝劇
台灣明星
愛豆明星
影視
韓劇
現代劇
日本明星
大陸明星
明星盤點和對比
豪門名流
國際明星
明星八卦
劉德華
港劇
韓國明星
黑道風雲
王室新聞
全部
    
快訊/台南1小時「連2震」!最大震度曝
2025/01/26

ADVERTISEMENT


今(26日)上午07:38台南才發生規模5.7地震,08:09台南又發生規模3.5有感地震,地震深度8.8公里,震央位在臺南市政府東北方 45.0 公里東山區境內。各地最大震度,臺南市2級、嘉義縣2級、嘉義市1級、雲林縣1級。

地震是一種突發性強、破壞性大的自然災害,掌握正確的地震應對知識和技能,能夠在地震發生時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以下是地震發生時需要注意的幾個重要事項:

1. 保持冷靜

地震發生時,首先要保持冷靜,避免驚慌失措。冷靜的頭腦可以幫助你迅速做出正確的判斷,采取有效的避險措施。

2. 遵循「趴下、掩護、穩住」原則

在地震發生時,應迅速采取「趴下、掩護、穩住」的避震原則:

趴下:降低身體重心,避免因晃動而摔倒。

掩護:尋找堅固的遮蔽物,如桌子、書桌等,躲避在桌子下或內墻角處,保護頭部和頸部。

穩住:在避震過程中,盡量保持靜止,避免盲目移動或試圖逃離建筑物,直到震動停止。

ADVERTISEMENT


3. 遠離危險區域

室內:遠離玻璃窗、懸掛物、高大傢俱等可能掉落或破碎的物品。如果在廚房或衛生間,應迅速關閉煤氣閥門和電源開關。

室外:遠離建筑物、廣告牌、電線桿等可能倒塌的物體。盡量躲避在開闊地帶,避免被掉落的物體砸傷。

4. 注意余震

地震后可能會有余震發生,余震的強度雖然相對較小,但仍可能造成危險。在地震停止后,不要急于離開避難場所,等待一段時間,確認安全后再行動。

5. 緊急撤離

如果建筑物受損嚴重,或有坍塌風險,應在震動停止后迅速撤離。撤離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保持低姿態,避免吸入灰塵。

使用樓梯,不要乘坐電梯。

ADVERTISEMENT

沿著預定的逃生路線撤離,避免擁擠和踩踏。

6. 保護呼吸

地震可能導致建筑物內灰塵彌漫,影響呼吸。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避免吸入過多灰塵。

7. 關注官方信息

地震發生后,及時關注官方發布的地震信息和救援指南。通過廣播、電視或手機短信獲取最新的地震情況和安全提示。

8. 準備應急物資

在地震發生前,應提前準備應急物資,包括:

急救包、藥品。

飲用水和食品。

手電筒和備用電池。

現金和重要文件(身份證、護照等)。

ADVERTISEMENT

快訊/花蓮「緊急撤離948人」驚見新堰塞湖!水位狂漲「大水淹進隧道」現況曝光
2025/10/18
快訊/地震超級晃!全台3小時內4起地震,氣象署示警:3天內恐有規模5餘震
2025/10/18
快訊/10:04規模5.3「極淺層地震」!最大震度3級
2025/10/18
快訊/專家重大警告: 「這地區」 恐發生超級連鎖地震!
2025/10/15
快訊/快訊/南投發生地震!最大震度3級,8縣市有感
2025/10/14
2天內「連續3強震」不尋常!專家驚見1異狀:「台灣恐規模7以上...」
2025/10/14
快訊/規模4.5「極淺層地震」,最大震度4級
2025/10/13
超強地震前兆?南海海槽「觀測到異狀」他警告「機率突破90%」
2025/10/11
快訊/爆發規模7.8強震!當局呼籲提高警戒「緊急發布海嘯警報」
2025/10/11
快訊/台灣也在上面!氣象署曝1地震帶超活躍,全球逾8成地震在此
2025/10/11
台灣也在上面!氣象署曝1地震帶超活躍,全球逾8成地震在此
2025/10/11
快訊/菲律賓發生 「規模7.4強震」! 氣象署急發海嘯消息
2025/10/10
快訊/花蓮5級強震「堰塞湖紅色警戒」光復等3鄉鎮「官方發緊急警報」
2025/10/08
菲6.9強震...未來一週「恐有更大主震」!專家示警:延伸到「台灣2地區」
2025/10/02
快訊/05:23發生規模5.4地震!最大震度曝光
2025/09/29
堰塞湖溢流14死34傷124失聯!泄6000萬噸泥流,花蓮災民來自這3鄉鎮
2025/09/24
快訊/天佑台灣!風王樺加沙路過未直撲,專家直呼要感謝「它」
2025/09/22
2.5小時爆20連震!全在同地點,最強規模4.7、震度5弱
2025/09/20
震撼!這地32年來首次,發生規模5.0強震,氣象署回應了
2025/09/20
地牛翻身!早間6:56發生規模5.0地震,網民:震感很強!
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