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TVBS新聞網》報導,全球地震活動頻繁,繼菲律賓在本月10日發生芮氏規模7.4強震後,南美洲德雷克海峽在隔日清晨也發生規模7.6地震,引發全球地震專家高度關注。
圖片來源:美聯社
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指出,德雷克海峽從1990年以來,僅發生4次規模7以上地震,其中3次都集中在今年,分別是5月2日的7.4級、8月22日的7.5級,以及10月11日的7.6級強震。而11日的地震可能與南極洲板塊和斯科特板塊的擠壓有關,「這個是很令人震驚的事情,我自己直覺德雷克海峽可能會越搖越厲害,規模8發生後可能很快又會發生地震」。
圖片來源:中央社
另一個令人擔憂的跡象是菲律賓海板塊的變動。菲律賓在10日的上午、晚間連續發生規模7.
4和6.8的強震,雖然距離台灣較遠,但菲律賓海板塊的順時針旋轉移動,可能會對台灣造成影響。目前,全球地震活動呈現特殊現象,北起堪察加半島,南至南極,地震活動異常活躍,但仍有無法說明的異狀。
圖片來源:TVBS新聞網
郭鎧紋指出,2025年至今全球已發生14起規模7以上地震,其中堪察加半島就佔了4起,而去年日本和台灣都曾發生強震,但今年卻異常平靜,「好像空白帶是停在日本跟台灣」。專家提醒,這種現象反而更需要提高警覺,特別是琉球海溝區域的地震風險。
圖片來源:TVBS新聞網
他提出警示,台灣和日本地區未來需特別留意規模7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尤其要關注琉球海溝的活動。他解釋,由于堪察加半島位于千島海溝北段,整個區域都屬于環太平洋火山帶的范圍,從印尼延伸到東加的火環帶近期呈現高度活躍狀態,這種地震活動趨勢值得密切關注。
聽專家這麼一說,今年比起地震,似乎颱風摧殘更加嚴重,而今年也只剩下2個多月,真的不得不防啊⋯⋯。
資料來源:TVBS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