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晚上,巴黎奧運會女子10米跳台跳水決賽,全紅嬋奪得金牌!
在賽后采訪,她說:「我不是你們所說的天才,都是練的,一遍一遍地練……」這句簡單的話語,背后隱藏著多少艱辛與汗水。
全紅嬋的跳水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她7歲時第一次接觸跳水,11歲進入廣東省隊,2020年10月在全國跳水冠軍賽上嶄露頭角,贏得了東京奧運會的參賽資格。然而,東京奧運會后,她卻經歷了成長的陣痛。
生長發育期的挑戰讓她的動作一度不穩定,連續兩屆世錦賽都輸給了陳芋汐,直到2024年多哈世錦賽才首次將世錦賽金牌收入囊中,實現了該項目的全滿貫。
在接受采訪時,全紅嬋坦言,這三年最困難的是改動作和控制體重。「體重重了,動作也要一直去改變。
陳練(陳若琳)一直在幫助我們,一直在鼓勵我。有時在她講的時候,自己沒有在意某些東西,然后就越來越差,后面覺得必須得去認真對待,慢慢配合。」
面對失敗和自我懷疑,全紅嬋并沒有輕言放棄。她與陳芋汐之間的競爭關系使她更加努力。在2023年的福岡世錦賽上,全紅嬋因407C動作的不穩定發揮,落后于陳芋汐,獲得了第二名。這次比賽后,全紅嬋的動作發揮變得愈加不穩定,甚至一度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總是懷疑自己,真的跳不好嗎?有點想放棄了……」
全紅嬋的教練陳若琳也經常為她的比賽狀態感到苦惱。她指出,全紅嬋的比賽失利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預賽發揮不錯但決賽失常,說明想贏怕輸的想法太多,壓力大;二是第四跳207C非常不穩定,輸掉的比賽大多數都是因為這一跳出現了問題。
但陳若琳相信,只要全紅嬋在正常技術水平上跳好207C,是沒有問題的。
在2023年全國跳水錦標賽上,全紅嬋盡管在207C的動作上發揮得很好,但簡單的動作卻出現了失誤,最終屈居第二。
然而,這些挫折并沒有擊倒她,反而激發了她更大的斗志。
她變得沉默,訓練格外刻苦,訓練館最后一個離開的人總是她。
通過不懈的努力,全紅嬋在2023年世界盃蒙特利爾站頂住壓力,力壓陳芋汐拿到冠軍。這不僅證明了她的實力,更展現了她面對困難時頑強拼搏的精神。
今年2月,在多哈游泳世錦賽上,她再次以完美的表現擊敗陳芋汐,成就了奧運會、世錦賽、世界盃的大滿貫。
全紅嬋的成功不是偶然,更不是天才的恩賜,而是靠著一遍遍的練習和無數次的汗水換來的。她的故事告訴我們,成功的背后永遠離不開堅持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