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冠軍不是永遠站在巔峰,而是從巔峰跌落時,依然有向上攀爬的勇氣。
全紅嬋的經歷,不僅包含了寒門貴子的不易,也是時代浮躁的一面鏡子。

11月2日,全紅嬋在第十五屆全運會女子團體雙人10米跳臺專案中,與搭檔王偉瑩成功奪冠。
這是她時隔183天重返賽場,也是傷愈後的首秀。

奪得女子團體金牌之後,全紅嬋將在11月6號參加女子雙人10米臺的單項比賽。
這次復出的全紅嬋,雖然體型壯實了一圈,但是基本功紮實,狀態線上。
即便是身形比搭檔王偉瑩還要大,但是全紅嬋起跳的滯空感,以及入水的速度,水平都比搭檔高。

當王偉瑩的水花還在撲騰,全紅嬋的水花已經消失于水面。

這就是來自世界冠軍的實力,無關胖瘦。
雖然全紅嬋復出奪冠,但是她在社交賬號僅用「我真棒」三個字,既肯定了自己,也回應了質疑。

不過質疑聲並沒有因為她的奪冠而停止,反而愈加洶湧。
始終陪伴全紅嬋的教練何威儀並沒有讓全紅嬋接受採訪,而是自己簡單對全紅嬋的處境做了一個大概說明。
何威儀教練表示,全紅嬋現在脛骨和踝關節都是受傷的,身上鼓起大包小包的,都貼著肌貼在堅持比賽,大家根本看不出來。

「每天都是疼的不得了,敷完冰再跳,敷完冰再跳,一直這樣,大家看到她好像沒事,其實她是帶著傷去跳的。」

所以我們看到她如此靈活跳躍,其實一直忍著疼痛,比賽中依舊展現出頂級的水花消失術。
全紅嬋用實力證明即便身體發生變化,自己的競技水準依然處于頂尖行列。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