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4日,第十五屆全運會乒乓球男團小組賽展開爭奪。在北京隊與河南隊的小組賽中,37歲的雙圈大滿貫得主馬龍迎來本屆賽事首秀。
他搭檔20歲小將黃友政出戰男雙,以3比1擊敗河南隊組合牛冠凱/夏易正,為北京隊拿下關鍵一分。隨后王楚欽、黃友政相繼在單打賽場取勝,最終北京隊以3比0的比分完勝河南隊。

從2012年倫敦奧運會首奪男團金牌,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成就大滿貫,再到東京奧運會衛冕男單冠軍,直至巴黎奧運會斬獲個人第六枚奧運金牌、成為獲得奧運金牌最多的中國運動員,馬龍在世界賽場早已榮譽加身。
但對于馬龍而言,全運會男團冠軍承載著特殊的意義。從2005年全運會至今,馬龍已經參加五屆全運會,收獲4金3銀4銅,唯獨缺了男團冠軍。
因此全運男團的桂冠,正是他此番六戰全運的重要目標。
雙打取勝后,馬龍并未離場,而是坐到教練席,認真觀看了隊友王楚欽、黃友政的比賽,與隊友一同為上場選手吶喊助威。當黃友政第四局與對手陷入膠著狀態時,馬龍也緊張地站起了身。

在賽后混采區,王楚欽笑著與馬龍打趣道:「珍惜問你的機會吧。」雖然身為隊中的「老大哥」,馬龍卻謙虛地表示:「我可沒帶著(年輕人),是他們帶著我。」
「競技體育里從沒有年齡大就該帶隊的說法,核心還是看個人能力。別看我年紀比他們大,實際上我是跟著楚欽、友政他們一起前進。」在他看來,賽場之上無關資歷輩分,「我從不覺得自己是老將,也不刻意區分誰是年輕選手,大家站在同一塊球台,拼的都是硬實力。」
令人意外的是,第六次征戰全運會的馬龍,談及首秀時竟坦言自己「有些緊張」。由于闊別賽場一年多,他賽前的忐忑絲毫不輸年輕選手。「全運會四年一屆,關注度和重視程度都太高了,加上久未參賽,緊張是難免的。」馬龍透露,賽前他特意和搭檔黃友政溝通,「希望開場就多調動情緒,既能緩解緊張,也能更快進入比賽狀態。
」

談及六戰全運的身份,馬龍顯得十分淡然:「無論在哪塊場地,全運會的比賽分量都一樣,我只希望盡全力展現最好的自己。之前來過很多次澳門,這里對體育的重視、對乒乓球的關注都越來越高,希望這次能給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
」
對于中國乒乓的年輕選手,這位老將真誠地送上建議:「一定要珍惜每一次比賽機會,每一場經歷都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