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國內記者盡出洋相,被罵是有原因的。
記得有個記者采訪全紅嬋時因問了一句「你的體重呢」,結果也遭到了強烈的譴責,就這麼一個八卦的問題為何也會挨罵呢?
要知道跳水運動員的「體重」于這個項目而言可是個「機密」,為了避免他國模仿,任何一個關于運動員的隱私都有可能成為「機密」,部分不知情的網友好奇可以理解,但對于一名專業的記者來說,采訪前都不做功課的嗎?非常有失職業素養!
體重對于跳水運動員來說不僅是「機密」,更是她們的「天敵」。
從郭晶晶到陳若琳,再到全紅嬋,三屆跳水皇后,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的煩惱,那就是體重控制!
跳水運動員對于這一項的考驗非常嚴苛,每漲一次體重都像極了渡劫,尤其是女跳水運動員,除了控制體重還要克服生理期這一大難關。
3米板跳水皇后郭晶晶就在采訪里大吐苦水說「控制體重比訓練還苦」;10米跳台皇后陳若琳也在采訪里說為了控制體重嘴饞到偷吃零食;新晉10米跳台皇后全紅嬋在采訪里提到「美食」一詞時,也是一臉苦笑與無奈…
可以說這三代跳水皇后基本是與美食無緣的,罪魁禍首就是要控制體重!
為了維持體型與好狀態,跳水運動員都必須要控制體重,體重輕有利于壓水花,高台跳水體重輕是絕對有優勢的,就連三米板那種也需要控制,不然太重是跳不起來的。
雖然殘酷,但體育競技本來就是為了突破身體極限,奧運精神亦是為了追求更高更快更強…
運動員為了國家榮譽或者為了實現個人價值也好,將個人血汗傾注其中多數都是要以身體健康為代價。
全紅嬋她們這一批處于生長期的跳水運動員,應該是基于上一批的郭晶晶、陳若琳的如何突破生長期的難關的經驗,得出來的結論:需要控制體重。
想必看過陳若琳得賽后報道都知道,她的成就是建立在毅力上,是長年累月的控體重和晚飯少吃,才能保持狀態,蟬聯兩屆奧運會冠軍。
又要大量運動,又是發育期長身體,不能吃零食,正常飲食還需控制,真的不是一句話可以想象的,她們都太厲害了。
然而,如今的全紅嬋不光是要克服這些自身身體發育變化帶來的難題,還有外部的輿論壓力,有些人就像魔怔了一樣,盯著全紅嬋日常的一舉一動,專挑毛病以此想詆毀掉一個優秀的運動員…
從為媽媽買蘋果手機,到身穿粉絲送的奢侈品,甚至家人的行為…全紅嬋以及家人一舉一動被放大都要被某些網友放大審判。
此外全紅嬋奪冠回國后還經常被迫營業,參加各種活動各種會議,根本沒能得到好好的休息,經常是一副非常疲憊的樣子,訓練辛苦就算了,還要拿出精力來疲于應付這些。
17歲的全紅嬋若不是有強大的內核,恐怕很難扛得住。
所有的光鮮背后都是努力拼出來的!因此無論怎樣都應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