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這段時間,全球地震消息,牽動人心!
3 月 28 日,緬甸中部發生 7.9 級強震,泰國、越南甚至我國云南都有明顯震感;
緊接著,湯加群島也發生 7.3 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不少網友發現,2025 年以來,全球已經發生 17 次 6 級及以上地震,去年同期這個數字是 22 次!
雖然次數比去年少,但緬甸這次是今年全球最大震級,加上余震不斷,難免讓人心里發慌:地球是不是 「活躍」 過頭了?
下面,我們展開來探究探究!
打開地震歷史賬本,緬甸所在的實皆斷裂帶本就是 「地震老演員」。
從 1900 年至今,震中 300 公里內就發生過 10 次 7 級以上地震,1912 年還曾創下 8.0 級紀錄。
這次地震屬于 「淺源地震」,震源深度僅 30 公里,能量直接 「懟」 向地表,加上震中附近是曼德勒、內比都等人口密集城市,房屋抗震能力較弱,才導致傷亡慘重。
湯加則位于環太平洋地震帶,地質活動本就頻繁,近年來 6 級以上地震年均發生約 12-14 次,今年的次數其實在正常波動范圍內。
所以,單就緬甸地震和湯加地震,還不能下結論說地球進入地震活躍期!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