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噶喇列島7月6日00時至12時40分,已發生超過70起地震。(圖/日本氣象廳)
日本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自6月21日以來,發生逾千次地震,尤其惡石島(Akusekijima)和小寶島(Kodakarajima)地震活動最為明顯。當局繼4日撤離首批居民後,今(6日)再透過渡輪安排46人到鹿兒島市避難。
據《NHK》報導,惡石島6月下旬首次觀測到最大震度達6弱強震;7月5日又觀測到震度5強。震度3到震度4地震更是持續不斷,自6月21日至7月6日清晨5點,震度1以上地震累計已達1417次,遠遠超過2023年及2021年間同區域的地震活躍紀錄。
根據日本氣象廳資料,鹿兒島吐噶喇列島今天00時至中午12時40分,已發生73次地震。
當局也在早上疏散惡石島與小寶島共46名居民,搭乘渡輪前往鹿兒島市避難約一週。一位88歲高齡婦人表示,她一生居住在島上,從未經歷過震度6弱強烈搖晃,以及接二連三的地震,對此次情況感到格外恐懼。氣象廳也警告,未來仍可能發生最大震度6弱的地震,呼籲當地居民提高警覺,做好防災準備。
除此之外,根據地震調查委員會公布的資料顯示,在7月2日發生芮氏規模5.6地震之前,位于寶島的觀測點就偵測到東北東方向約2公分的地殼變動,而在主震發生前後,更記錄到往南方向約4公分的位移。
這些地殼變動引發學界高度關注。
地震調查委員會委員長、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平田直表示,能在數日內觀測到數公分的地殼移動,在過去是極為少見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