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紅嬋隨意一坐,引發經久不息的討論。人們眼中,她不過是一個17歲的少女,一個「坐立不安」的孩子。
但你會不會想,在成功與光環下,他們面臨的壓力和困境,遠比我們想象的復雜?
作為資深體育新聞記者,我親自前往全國跳水隊訓練基地進行采訪。
作為全紅嬋這位「跳水天才」的隊友,他們告訴我,每天早上5點就開始集合跑步,然后6個小時的跳水訓練。
冬天 pool水溫只有10°C,但是身體要上鏡,不能有任何瑕疵。
訓練強度大到有隊友直接暈倒在水里。賽季期間,休息時間更少,精力消耗的更快。
全國跳水隊教練告訴我,運動員的訓練強度是一般社會人完全無法想象的。
年紀輕輕就承受這樣的巨大壓力,很難在短時間內兼顧比賽和生活。
世界體育管理學會曾做過一項研究,將近80%的年輕運動員在25歲前即引發各種心理問題。
作為一個17歲的高中生,在我看來,全紅嬋在電影院看場電影,完全可以理解。
何況她身在聚光燈下,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目光與議論,坐立不安也很正常。
有網友說「作為公眾人物就需要學習維護自己的形象」。
但公眾人物與普通人有什麼不同?在生活的細微時候,我們難道不都需要為自己保留一些私人空間嗎?
我與全國跳水隊多名運動員聊天,大多數人告訴我,在賽場上光鮮亮麗,但生活中也只是普通人。
他們最期待的就是自己從事他喜愛的事業,過一個平靜快樂的生活。
而我們作為旁觀者,是否可以給予更多理解和包容?
是不是應該少指指點點,多體諒他們身負重擔的時候的脆弱一面?
今后我會持續關注體育圈運動員的生活狀況,探討他們在成功與壓力下的真實困境,希望通過報道喚起公眾對他們隱藏生活的同情與支持。
他們付出勞動帶來榮耀,我們享受光環外的故事,便能更加全面理解這段感人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