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季的深入,台灣以及高山地區的天氣日益寒冷,許多人發現離開溫暖的被窩去上班或上學變得越來越困難。然而,根據《TVBS新聞網》的報道,中央氣象署指出,目前的天氣狀況并非最冷時期。
中央氣象署預報,明天(27日)將有一股冷空氣南下,其強度將達到「強烈大陸冷氣團」級別,預計低溫將下降至10度,并將持續影響至下周一(30日)清晨。特別是在30日清晨,由于輻射冷卻效應,空曠地區的低溫有可能低于10度。氣象署提醒公眾,最寒冷的時期將在周六(28日)晚間至周日(29日)清晨,而12月31日跨年夜的天氣則預計為多云到晴。
此外,中央氣象署還發布了一周的紫外線和體感溫度預報。在離島地區,連江縣的體感溫度預計在2至5度之間,金門為3到7度,澎湖則為4至6度。
本島的體感最低溫則預計出現在桃園,周日(29日)的體感溫度僅為8度至15度;新竹縣、新竹市在周六(28日)的體感溫度則為9度至12度。
在降雨方面,中央氣象署指出,由于受到南方水汽北移的影響,全台各地天氣陰沉并伴有降雨。北部、東北部、中南部山區將出現局部短暫降雨,其他地區也會有零星的小雨。周五(27日)和周六(28日)的天氣預計將是濕冷的。
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博士林得恩在臉書「林老師氣象站」上也提到了「冷空氣再升級」的情況。根據26日美國NCEP的最新數值模式模擬顯示,這股冷空氣南下后,最冷的時期將集中在周六(28日)晚間至周日(29日)清晨。中部以北及宜蘭、花蓮地區的低溫將下降至攝氏11至12度或更低,天氣將轉變為干冷狀態。
林得恩評估,這股冷空氣的強度介于大陸冷氣團與強烈大陸冷氣團之間,近山、沿海空曠地區的氣溫還將再下降攝氏1至3度。
林得恩進一步補充說,從周五(27日)開始至周六(28日)清晨,由于水汽充足,中部以北3000米以上的高山仍有結冰、霧凇或零星降雪的可能性。
這股強烈的冷空氣對台灣的影響是全方位的,不僅帶來了低溫,還有降雨和可能的降雪。公眾需要做好相應的防寒準備,特別是在中部以北及宜花地區,居民應注意保暖,避免受到寒冷天氣的影響。同時,由于濕冷的天氣條件,公眾在出行時也應格外小心,以防道路濕滑帶來的不便和危險。
中央氣象署和林得恩博士的預報為公眾提供了重要的天氣信息,幫助人們提前做好準備,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寒冷天氣。通過這些預報,公眾可以更好地規劃自己的日常活動,確保在寒冷天氣中的安全和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