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最讓人意難平的一個角色就是瑞貝卡,她短暫的一生令人唏噓又同情:不幸的童年,愛而不得的愛情,焦慮的中年,剛好有人愛上偏偏又在體檢中查出患有乳腺癌,不幸去世。
生命之神為什麼不會對瑞貝卡好一點兒呢?
原來,瑞貝卡的一生注定是不幸的,因為瑞貝卡的性格已然注定了她的一生是不會幸福的,除非她能覺醒改變自己。
性格決定命運。
按照《不夠善良的我們》中的哲理解釋,人活成的最終人生狀態,都是自己的潛意識決定的,都是潛意識冥冥之中的那個自己想要的生活。
難道瑞貝卡就想要一個不幸的人生,不想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嗎?
我們先來看看瑞貝卡的性格是怎樣形成的。
瑞貝卡出生在一個不幸的家庭,爸爸有了外遇,與小三遠走高飛;媽媽都不愿意生下她,勉強生下她之后,也是拖了好久才給瑞貝卡上了戶口。
按照這個隱藏的劇情分析,瑞貝卡是她爸爸有了外遇,拋棄了她的媽媽與哥哥之后,媽媽才生下的瑞貝卡。
父愛于瑞貝卡來說是奢侈的,爸爸這個詞組于瑞貝卡來說非但不是一個親情的字眼,反而是一件恥辱的事情。
在缺失父愛家庭環境之中長大的瑞貝卡,加上小偷小摸的哥哥,原生家庭帶給瑞貝卡的是一生不堪回首的陰影,抹不去的噩夢回憶。
長大后的瑞貝卡,哥哥更是有過坐牢前科的親人,沒有自己的房子,不斷搬家的瑞貝卡,加上一個沉重不幸的童年,瑞貝卡背著沉重的人生負擔,艱難的前行。
瑞貝卡用一生來治愈不幸的童年,沉重的人生。
不幸的童年與沉重的人生,造就了瑞貝卡的性格敏感而脆弱,遇事不是積極爭取,而是只會消極躲避——因為瑞貝卡的前半生生活的太艱難、太心酸了,所以就導致了瑞貝卡再無一絲為自己人生爭取的勇氣與力氣了。
所以,當男友何瑞之的母親對她百般挑剔看不上眼的時候,瑞貝卡敏感脆弱的心理防線就已然有了崩潰的先兆,再加上為愛勇敢的簡慶芬氣場十足出現在瑞貝卡的面前,手段百出花樣翻新的橫刀奪愛之時,脆弱的瑞貝卡是根本無力招架的,只有遠遠地躲開,退出這場三人的愛情游戲。
瑞貝卡對一切都是沒有安全感的漂泊無依,在危險重重的都市森林之中,瑞貝卡就像是一只探頭探腦的小兔子,稍一遇到風吹草動,她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迎難而上、克服爭取,相反她會頃刻放棄,把理應屬于自己的一切丟掉,然后慌不擇路地跑開。
對于人生,瑞貝卡是焦灼的、沒有安全感的,所以她要努力工作、努力攢錢,爭取在退休前買上養老保險、買上屬于自己的房子。
對于愛情,瑞貝卡更是沒有安全感的,所以當年輕的大于每每向他表示愛意時,瑞貝卡都是消極應對的,是不信任男方的,其實瑞貝卡荒涼的愛情世界無比渴望愛情的甘露飄灑其中。
瑞貝卡的性格就是這樣矛盾擰巴,自己跟自己較勁,自己為難自己,自己傷害著自己。
無疑,在弱肉強食的人生森林之中,像瑞貝卡這樣弱小又自我傷害、自我擰巴、自我較勁的人,是不配得到人生幸福的,要知道人生的幸福不是等來的,而是迎難而上、積極爭取而來的。
瑞貝卡這種敏感脆弱的性格,決定了她的一生就不會擁有幸福。
瑞貝卡想要改變自己的人生命運,就要脫胎換骨的改變自己這種消極的性格,但一個人的性格想要改變又是何其艱難,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啊,若是改了,那就不是瑞貝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