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美「乒乓外交」53周年以及中美建交45周年論壇和晚宴在美國洛杉磯舉辦,36歲的國乒大滿貫馬龍出席,與另一位奧運冠軍名將劉詩雯一起被授予個人外交貢獻獎,秦志戩代表中國乒協現身、同樣領取該榮譽。
巴黎奧運會結束后,馬龍多次表達退出賽場的意愿且付諸實踐,但影響力依然與日俱增,最近多次外出訪問備受追捧,未來的發展方向已經逐漸清晰,值得大家期待!
1988年出生的馬龍是乒壇史上的傳奇,他早在17歲的時候就躋身中國隊主力行列,隨后屹立其中不倒,時間長達18年之久,這在競爭激烈的國乒內部非常罕見,而且成績更是創造了多個紀錄,曾31次獲得世界冠軍、6次斬獲奧運金牌的紀錄,被譽為乒乓球界的goat人物。
即便是在2024年,馬龍依舊能承擔奧運會、世錦賽的重任并與隊友一起獲得男團冠軍,此外世界盃還斬獲了男單金牌:毫不夸張地說,只要馬龍愿意繼續競爭,仍然有希望再戰一個奧運周期。
不過如前所說,巴黎奧運會結束后馬龍逐漸淡出賽場,最近4個多月時間只參加了1站正式比賽,那就是在北京家門口舉辦的WTT中國大滿貫賽,其他比較重要的賽事如WTT澳門冠軍賽、蒙彼利埃冠軍賽、法蘭克福冠軍賽、福岡總決賽以及亞錦賽等賽事等通通缺席。
至于國內的比賽馬龍也全部放棄,其中10月的全錦賽完全沒報名,而12月的乒超聯賽雖然有注冊名字,但實際上并未出戰,而是選擇與陳夢等人一起去挪威參加非正式的老瓦杯比賽。
除了在挪威與瓦爾德內爾等人開懷相聚,馬龍還在11月底與射擊奧運冠軍楊倩等人一起訪問台灣地區,如今12月又與劉詩雯、秦志戩等人共赴美國參加中美「乒乓外交」53周年以及中美建交45周年論壇和晚宴,的確非常忙碌。
而在這兩次訪問期間,馬龍都獲得了當地乒乓球迷與群眾的追捧,畢竟馬龍在乒乓球領域所取得的成績確實已經達到了前無古人的地步,再加上其個人魅力出眾,因此收獲了大量的粉絲。
就競技水平而言,馬龍仍然可以被視為乒壇的頂尖高手,也完全有能力繼續在賽場馳騁,但國乒隊內的競爭畢竟非常激烈,已經36歲的他不可能一直打下去,如今能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推動乒乓球、甚至是外交事業的發展無疑更有潛力。
可以想見,未來馬龍大機率會在更多類似的場合發揮重要的作用,希望他能繼續閃耀在不同的平台,為國球等事業做出自己獨特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