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半部地區的空氣質量持續惡化,台北市及周邊多個城市陷入濃霧籠罩之中。環境部發布了嚴重的空氣污染警告,台北101、台北車站等地的能見度急劇下降,市民紛紛戴上口罩,擔憂空氣污染對健康的影響。
根據環境部最新發布的空品監測數據,西半部的空氣質量指數(AQI)普遍位于100到150之間,達到了紅色警示級別。桃園、東區林森路(台南市政府衛生局林森辦公室)、嘉義、台南、復興地區均出現了空氣質量不佳的情況,特別是對敏感族群(如兒童、老年人和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群)來說,戶外活動被強烈建議減少。
空氣品質差,台北101霧濛濛。(圖/記者區國強攝)
此次空氣污染事件與颱風接近的氣候變化密切相關。環境部長彭啟明在社交媒體上解釋稱,由于颱風即將來臨,受其影響,西半部的空氣污染物難以擴散,形成了下沉氣流,導致大氣非常穩定,污染物無法有效散開,進一步加劇了污染的積累。
環境風場為東風且受地形影響,西半部擴散條件不佳。(圖/翻攝空品監測網)
台北市中心的能見度受影響尤為嚴重。記者在台北車站和新光大樓附近的街區看到,原本清晰可見的高樓大廈被濃霧遮蔽,遠處的景象幾乎看不清楚。台北101的大樓輪廓也若隱若現,仿佛消失在霧霾中。一位市民表示:「這種天,真的讓人不敢多待在外面,整個人都感覺有點喘不過氣來。」
西半部空氣品質不佳。(圖/翻攝空品監測網)
根據空氣質量監測網的數據,受氣象和地形因素的雙重影響,西半部地區的空氣質量一直較差。東風將污染物帶入西部地區,而地形的特殊性又使得空氣難以流通,導致污染物在局部地區累積,形成惡性循環。從空氣品質指標(AQI)觀察,可以發現新北、桃園、台中、彰化、云林、嘉義、台南、高雄,都出現了AQI100~150的紅色警示,實際觀察台北市中午的天氣狀況,依舊是一片灰矇矇,環境部發文表示,16日空氣品質逐漸改善。
台北車站及站前新光大樓,因空污影響,能見度極低。
與此同時,空氣污染的健康風險也引發了公眾的廣泛關注。專家指出,長時間暴露在污染空氣中,容易導致呼吸系統問題,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環境部提醒,受影響區域的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和兒童,應減少戶外活動,避免劇烈運動,保護呼吸道健康。
空污影響,台北市大樓能見度極低。
在這場霧霾籠罩的「灰色天氣」中,市民的健康和生活環境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隨著天氣逐漸轉好,能見度恢復正常,大家也開始期待能有更清新的空氣,呼吸一口「無霧」之氣。
空污影響,台北市大樓能見度極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