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十年后,李娜以香港賽事總監的身份再次回到了網球圈,也讓大家見識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李娜。
自從2014年退役后,李娜便很少活躍在公眾視野,只有參加商業活動,或者出席元老賽才會現身。因此,當香港賽事方宣布李娜擔任總監一職后,迅速讓這項250賽獲得了空前的關注。
李娜在接受鳳凰衛視采訪,被問及她在什麼時候想打網球時,娜姐依舊還是像做球員時那般快人快語,語驚四座。
「我覺得網球對于我來說,不是我喜歡的項目。有時候我會自己想,我覺得我是一個還蠻冷血的人,因為網球帶給了我一切,事業、家庭都是因為網球帶來的,可是我好像還是不太愛它,所以我希望年輕球員不要犯我的錯誤。」李娜告訴大家網球并不是她所喜愛的運動項目,還是挺讓球迷和網友們震驚的。因為以前提起李娜,很多人都認為網球可能早就融進了她的生命里,她為網球想單飛和相關機構抗爭,也因網球得到了一切的名與利,她和網球應該早已經合為了一體,現在卻說不喜歡它,讓人驚訝是必然的。
記得李娜2024年在澳網奪冠,徹底摘掉身上的一滿貫標簽時,她在頒獎典禮上談及網球,就公然對外表示,網球讓自己變得更加富有了。
事實確實是如此!自從李娜2011年在法網捧起自己的第一座大滿貫冠軍獎杯后,她的商業價值便像是被打開的潘多拉盒子,財富被很多球迷和網友形容為「如滔滔江水一般涌向了娜姐」。在李娜風頭強勁的那幾年,她是國內外網壇榜和體育富豪榜的常客,甚至退役后,據相關媒體報道,李娜的年收入仍然十分驚人,據說至今仍是千萬級別,可以說網球成就了李娜,李娜也從網球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雖然李娜并沒有給出自己不喜歡網球的原因,但是從她強調的「希望年輕球員不要犯我的錯誤」而言,說明李娜對年輕球員有著極高的期待, 希望他們是因為喜愛網球才去追逐夢想,這樣才能在打球中得到真正的快樂。
李娜透露,雖然她有十年的時間沒有涉足網球這個圈子了,但是有時候她也會和一些年輕球員聊天,發現當前的網球氛圍看起來很熱,其實也有著讓人擔心的地方,最大的問題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打球。
「有時候也會和年輕的球員聊天,第一個問題我會問:你為什麼要打球?但是很遺憾的是,60%—70%的小朋友回答不出來,我覺得這是很傷心的。」李娜所言的小朋友,并不是剛剛拿起球拍的孩子,而是指19-20歲的年輕球員。
或許在李娜看來,這個年齡的人應該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了,應該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一件事,但是他們卻不知道為什麼而打球,確實讓她感到意外。
李娜說的這件事,也讓很多球迷和網友非常想知道,這群19-20歲的年輕球員到底是因為什麼打球,有沒有答案?
李娜也給出了大家最想知道的問題答案,「為了父母、為了省市,但是我覺得如果首先你都不是為了自己,就像生病一樣,你如果自己都照顧不好自己,為什麼要指望別人來照顧好你?」
李娜之所以對這些年輕球員給出的答案有些詫異,主要還是因為網球是一項個人運動,既然如此,肯定是為自己奮斗,只有這樣或許才能真正在賽場讓網球和個人達到完美契合,然后一切才皆有可能。
雖然年輕球員給出的答案讓李娜有些失望,但是她也肯定這些年輕球員的勇氣,「最起碼他們很明確地說出來了,他們可能比我們更敢于說一些。」
此外,李娜還談到了自己的網球學校,雖然一直沒有啟動,但是也沒有放棄。
「我希望的網球學校是必須要跟學校結合的,如果文化課不能夠達標,是不能夠訓練的。
18歲以后,你可以選擇走職業或者上大學。因為很多人想到的辦網球學校,只是幾片網球場、教球、授課,那其實對孩子們是不太負責任的。」李娜坦言,她曾經跟不少人聊了自己網球學校的運營理念,可惜最后因為在此方面沒有達成一致,才使得這件事被迫停了下來。
不過李娜同時也強調,自己想建一所全面的網球學校的初衷永遠不會改變,就算等得再久她也有耐心,原因是,「我的成長過程當中選擇不是很多,所以我希望那些在我的網球學校訓練的孩子,能有多一點點的選擇。其實網球并不是說必須要當運動員,可以當教練、裁判、經理人和營養師等,這些都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