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的一位記者,這兩天惹了個禍。
他在直播連線的時候,評價全紅嬋:
「給德國運動員展示金牌的時候瘋瘋癲癲的。
全紅嬋也開始去學英語了哦,你不可能跳一輩子水,你不跳水以后像一個白癡一樣能行嗎?」
這位記者講的「瘋瘋癲癲展示金牌」,應該是這個視訊:
有一說一,全紅嬋確實不可能跳一輩子水,確實應該學點文化。
但「瘋瘋癲癲」「白癡」這樣的詞,也確實很不合適。
現在全紅嬋的粉絲遍布全網。
所以這位記者話音一落,立刻被罵得狗血噴頭。
昨天《南方日報》特意發出聲明,表示要「依規依紀嚴肅處理」這位記者。
這個事不大,我倒覺得他引出的話題很有意思:
全紅嬋將來不跳水了,去干什麼?
奧運冠軍退役以后,到底都去哪里了?
每屆奧運會最出圈的鏡頭,一定有選手奪冠后的激動瞬間。
有淚流滿面的。
有振臂歡呼的。
有倒地痛哭的。
通常都是欣喜若狂,感染力極強。
勝利本身當然令人狂喜。
而喜上加喜的,是勝利后的犒賞。
你可能也聽過那句話:
「拿到一塊奧運金牌,這輩子就不愁了。」
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如此。
賽事的地位,往往決定了獎牌的含金量。
奧運會作為全球體育賽事的公認老大。
它的金牌,就是運動員頂級實力的證明。
甚至也是國家、人種實力的證明。
所以對于奧運冠軍,我們國家一向是格外優待。
那麼,拿個奧運冠軍,到底能獲得多少好處?
除了披紅戴花、光宗耀祖之類的精神成就外,他們還能拿到非常多實質性的福利:
首先是國家體育總局的獎勵,大約20萬。
然后每個運動員所代表的省份,基本也會給奧運冠軍幾十萬到上百萬的獎金。
還有霍英東(霍啟剛爺爺)體育基金會,給每位冠軍1000克黃金和8萬美元的獎勵,加起來超過447萬台幣。
這次紅旗轎車還會給每個冠軍一輛車,價值近134萬。
此外還有很多企業家主動送車、送房、送金子……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