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釜日電影獎」上,李秉憲主演的《混凝土烏托邦》拿到了最佳作品、影帝等獎項。
不出意外的話,下個月的「青龍電影獎」,這部電影也會橫掃各大獎項。
早在電影剛上映不久,就已宣布將代表韓國角逐明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去年參加的是樸贊郁的《分手的決心》)。
也就是說,今年最高水準的韓影就是這部了。
如果很少看韓式災難片,或者僅用一般商業片的水準來衡量,這部電影算是勉強達到及格線(目前豆瓣6.3分)。
但從今年最佳韓影的標準來看,就有點讓人失望了。
我之前推薦過韓國高分災難片,與歐美災難大片喜歡拍末日題材不同,韓式災難片更偏愛現實向的天災人禍,最終都指向揭露人性黑暗、官員無能等。
經過多年摸索,韓式災難片早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劇情難免有些套路化,但可看度很高、抨擊力度相當猛,包括我個人很喜歡的《流感》《隧道》等。
《混凝土烏托邦》力圖打破以往韓影的套路,忽略了災難的背景與起因,開篇就是一幅末日圖景,把更多的筆墨都放在了對「烏托邦」的探討。
這種嘗試更偏向熟悉的歐美大片的調性,但卻拋棄了以往韓式災難片的優點。
男主李秉憲可以說承載了本片所有的隱喻含義,他作為公寓買賣的受害者,搖身一變為「加害者」闖入公寓,意外地成為公寓的權力代表。
在公寓內部重建「烏托邦」的過程中,權力越來越集中到他個人身上,最終引發了質疑與不滿(主要是女主樸寶英個人的不滿,這個后面再說)。
這時,「烏托邦」又來了一位闖入者,好巧不巧,這姑娘正是李秉憲的鄰居,還見過原來的屋主。
李秉憲前腳剛警告她不要亂說話,后腳這姑娘就把李秉憲給賣了。
接下來,災難片暫時變成了懸疑犯罪片,樸寶英和姑娘變身偵探,一定要查出真相,揭穿李秉憲的真面目。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