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某住宅小區內發生了一起令人揪心的電梯故障事件。年僅10歲的王小弟在上學途中,被困在電梯里長達10分鐘,按了三次緊急警鈴,卻無人應答。面對無人回應的窘境,擔心上課遲到的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徒手扒開了電梯門自救。事后得知電梯故障原因的網友們無不為他的勇敢和懂事心疼。
根據王小弟父親王先生的描述,當時孩子獨自乘坐電梯前往學校,電梯在途中突然停止。驚慌失措的王小弟第一時間按下了緊急警鈴,然而按了三次卻都沒有任何回應。
小男孩在密閉的電梯內,面臨著孤立無援的處境,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他的焦慮也在加深。想到上學遲到,王小弟沒有選擇等待,而是下定決心,徒手扒開了電梯門。
這一幕震驚了不少人。
一個年僅10歲的孩子竟能在這樣的緊急情況下保持冷靜,并通過自救脫困,既令人敬佩又讓人心疼。網友們紛紛表示,孩子過于懂事了,這樣的勇氣本不該由這麼小的孩子承擔。
事件發生后,王先生與小區物業進行了溝通,卻得知當時負責監控電梯的監控室和門房竟然都沒有人值守。
也就是說,王小弟的多次求救完全被忽視了,他在那密閉的空間里所感受到的無助和恐懼,本可以通過物業的及時干預被避免。更加讓人無奈的是,物業的解釋僅僅是電梯的變頻器損壞,而并未針對監控室無人值守的問題給出具體處理方案。
這引發了眾多網友的不滿,紛紛質疑物業公司的管理是否到位。「電梯的機械故障可以理解,但物業管理的缺位才是真正的隱患。」有網友憤怒地評論道。
小區內發生電梯故障并不是新鮮事,但令人無法接受的是,孩子的多次求救被物業「無視」,這不僅是設備管理的問題,更是管理人員的失職。對業主而言,他們支付的物業費,換來的應是安全和保障,而不是像這次事件中的冷漠和疏忽。
(示意圖)
從監控中可以看到,王小弟徒手扒開電梯門時,距離他按下警鈴已經過去了將近10分鐘。
對一個十歲的孩子來說,十分鐘的等待像是漫長的煎熬。孩子的勇敢自救固然令人敬佩,但這背后反映出的,卻是物業和電梯管理的嚴重缺失。
事后,小區社區負責人表示,已與物業公司緊急溝通,要求加強電梯監控室的值守,并對電梯進行全面檢查和維護。
電梯公司隨后也張貼了告示,提醒業主在遇到電梯故障時,使用緊急呼叫按鈕,切勿強行開門。然而,冷冰冰的告示似乎難以平息家長們的怒火,「在那10分鐘的等待里,物業究竟在做什麼?」許多家長心有余悸地問道。
王先生回憶起事發時的情景時,語氣中充滿了心疼和無奈。他表示,雖然孩子身體上沒有大礙,但這樣的經歷對孩子心理造成的陰影是難以抹去的。
「孩子說按了三次電梯警鈴,光是里面響了,外面根本沒人聽見,這種情況讓孩子對物業的信任降到了冰點。」
許多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發聲,呼吁有關部門能夠加強對小區物業管理的監督,確保電梯等公共設施的安全運作。畢竟,每個孩子都應該被及時保護,勇敢不是他們應承擔的責任。
(示意圖)
事件中的王小弟展現出了超乎年齡的冷靜與勇敢,但這樣的一幕本不該發生。
如果電梯警鈴能夠及時響應,如果監控室有人值守,王小弟或許不必經歷這場「自救」冒險。物業的管理缺失讓這起電梯故障變得更加令人心寒。
希望這次事件能夠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保障小區居民的安全,避免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孩子的勇敢固然令人敬佩,但社會責任不能讓孩子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