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北京時間昨晚維也納賽和巴塞爾賽的相繼落幕,標志著世界網壇的重心將移師巴黎,本年度最后一項大師賽-巴黎大師賽將在這里進行。在正賽即將開打之前,不妨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過去十年的賽會冠軍。
2023-德約科維奇
2022-魯內
2021-德約科維奇
2020-梅德維德夫
2019-德約科維奇
2018-卡恰諾夫
2017-索克
2016-穆雷
2015-德約科維奇
2014-德約科維奇
宣布缺席今年衛冕之旅的德約科維奇,無疑是過去十年賽會歷史上最成功的選手,奪冠數上他占據了半壁江山。
在2014-2015年背靠背拿到賽事冠軍后,德約曾一度扮演「送人頭」的角色,分別在2018年和2022年失手,但饒是如此,他依舊在最近五年的賽事中三次奪得冠軍,保持著間隔一年奪冠一次的節奏。
只是,在已經拿到奧運會單打金牌、納達爾即將退役之際,德約也顯得有些意興闌珊,日后甭說在巴黎再次奪冠,就是參賽估計也會相當少了。
2016年,穆雷在嗅到可能拿下世界第一和年終世界第一的機會后,在下半年一路狂奔,巴黎大師賽奪冠也不在話下。
2017年,這是大師賽決賽歷史上罕見地出現低排位的選手,美國人索克和塞爾維亞人克拉吉諾維奇相會在決賽。最終,美國一哥把握住機會,而手下敗將克拉吉諾維奇則泯然眾人矣,于今年宣布退役。職業生涯憾缺一冠的他,和巴黎大師賽奪冠后迅速墜落的索克一起,似乎是被這屆賽事影響到了。
巴黎大師賽過往被視為「霉杯」,就是因為奪冠者往往在隨后的職業生涯中發揮不佳。像2018年以雷霆萬鈞之勢擊敗德約的卡恰諾夫,俄羅斯雷神直到近幾年才緩過勁來,相繼解鎖了美網和澳網四強,最近也打出了一波連勝,今年已是雙冠在手,世界排名有望進一步回升。
2020年失意于美網半決賽的梅總,也奪得了個人迄今為止唯一一個巴黎大師賽冠軍,但除了來年奪得美網外,在與00后雙子星的今時今日較量中,他似乎也陷入了瓶頸。另外還有一個魔咒困擾著他,那就是無法在同一賽事中奪冠兩次。
前年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姿態擊敗德約的魯內,原本被廣泛看好可以與阿卡、辛納并駕齊驅,只是隨著今年前兩人瓜分四大滿貫,魯內迄今四強不入。這樣的差距未免過大!難道又是「霉杯」惹的禍?
今年,又有誰會染指這年度最后一項大師賽的榮譽呢?不妨留下您的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