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禧攻略》這部劇中,說到慘,袁春望排第二,沒人能排第一。
當年雍正帝行至太行山,為人所追殺,錢氏夫人為了護駕,將雍正帝掩護在一戶農家之中,再穿上雍正的衣服引開殺手。
而袁春望,就是當年掩護收留雍正的農家女的孩子,也是雍正遺留在民間的皇子。
可憐那農家女,自雍正回京之后,就再也沒能想起她來,而農家女相思成疾,一個女人帶著個孩子又無法生活,只好將孩子送與旁人。
袁春望七歲那年,天災頻發,百姓民不聊生,接二連三收拾細軟,向京城逃荒。在這逃荒的一路上,水和糧食都極為珍貴,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口糧,為此養父丟了他五次,他站在路上不知所措,只能無助地大哭,幸好,養母不忍,次次又將他抱了回去!
後來養母病重,臨終前將一串檀香木佛珠手串交給了他,告訴他他的真實身份,他不是普通的孩子,而是皇室遺留在外的阿哥,養母要他上京都,尋找自己的親生父親。
養母死后,袁春望怕餓到極致的災民把母親的尸體吃了,用自己的小手,生生挖出來一個土坑,將養母埋葬,之后,他垂著一雙帶血的手,跨入京城的大門。
京城好進,紫禁城卻難入,他在宮門口徘徊了許久,才找到一個衣著光鮮的男人,愿意帶他入宮。
本以為是遇到了貴人,卻沒成想是自己的八叔,廉親王。
這位廉親王在奪嫡之中落敗,懷恨在心,又無意中發現,眼前的小男孩竟是雍正遺落在外的庶子,出于某種不可言述的陰暗心理,他命人將袁春望送去了凈身房,手起刀落,他變成了一個小太監,被安排侍俸在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八阿哥福慧身邊伺候。
經此一事,袁春望不僅失去了自己的命根子,還失去了那串能與父親相認的信物手串。
他只能以一個下人的身份,艷羨地看著自己的親生父親手把手的教福慧讀書寫字,偶爾福慧覺得累了,不愿意再寫,就指著袁春望,讓他跪在地上,給自己當馬騎!
同樣是兒子,一個是無憂無慮,高高在上,享受榮華富貴的皇子,一個卻是忍氣吞聲,失去信物,無緣與父親相認,只能匍匐在地,給人當馬騎的奴才。
袁春望的痛苦與恨意,在日復一日,被人當馬騎的屈辱之中,越發的深重,他越來越沉默,越來越順從,無論福慧讓他做什麼他都不反抗,久而久之,年紀尚小的福慧,便真的以為,馬就是這樣的性子。
于是在一次馬術課上,不小心摔了下來,阿哥受傷,全宮奴才皆要受罰,那沉重的板子,一下又一下,打在身上,慢慢染紅了衣裳。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