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為什麼馬斯克說:如果宇宙中只有人類,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温晗晗 2023/07/12

短短幾百年間,地球已經從宇宙的中心變成了一顆普通行星,連帶著太陽也成了銀河系的千億分之一,人類文明的渺小在宇宙中更是不值一提。

目前NASA發現的系外行星數量已經達到了5000多顆,且還在以每天至少一顆的速度增加, 然而詭吊的是:在系外行星數量屢創新高,且其中并不乏超級地球和第二地球的情況下,那些星球上沒有顯露出一點生命和文明的跡象。

宇宙大爆炸138.2億年后的今天,地球誕生45.5億年后的今天,人類文明舉目望去,整個宇宙一片寂靜, 真可謂拔劍四顧心茫然。

馬斯克曾說如果宇宙中只有人類,那將是件很可怕的事情,最初看這句話我還不太明白可怕在什麼地方,現在我知道了:如果一條魚發現自己生活在純凈水里,那麼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這條魚是被放進純凈水里進行觀察的樣本,人類文明目前面臨的宇宙寂靜背后,未必就不是高等外星文明在操縱。

當然了,以上這種設想有點科幻,在沒發現確切的外星文明觀察人類的證據之前,我們還是要用科學的方法去嘗試尋找外星生命和外星文明。

最近NASA報告了一個宜居行星,它位于100光年之外的恒星宜居帶內,是目前為止在體積上和地球最為相似的星球,但天文學家告訴我們: 一切距離地球超過10光年的星球在未來50年里都是沒意義的。

所以我們只能把目光放到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上,也就是4.22光年外的半人馬座比鄰星,看看那里是否存在宜居行星。

韋伯望遠鏡的觀測數據表明,在傳說中的三體人老家,即半人馬座比鄰星的軌道范圍內,至少存在兩顆行星,即比鄰星b和比鄰星c,其中比鄰星b位于宜居帶內。

有關比鄰星的探測計劃其實早就開始了

經常關注航天新聞的朋友肯定記得,在2016年霍金還活著的時候,他跟俄羅斯的富豪發起了一個名為 突破攝星的計劃,并成立了一個同名基金會,旨在利用現有技術往比鄰星發射探測器,并且讓數據傳回地球。

計劃的第一步是建造大量光帆探測器,用地球上的強激光把它們的速度加速到光速的20%,也就是每秒6萬公里,這樣一來只需要30年不到的時間,探測器就能飛到比鄰星并把數據以光速傳回地球。

除了發射探測器外,突破攝星基金會還投資了一個新的太空望遠鏡,這個望遠鏡和哈勃與韋伯都不同, 它本質上是一艘具備望遠鏡功能的飛船,它將盡最大可能靠近比鄰星進行觀測。

除了突破攝星計劃外,此刻正在太空中運行的韋伯望遠鏡也在嘗試分析比鄰星b的大氣構成,如果分析出它內部存在氧氣和突然提升的二氧化碳的話,我們就能確定那里存在生命和文明,并且文明已經進化到了工業時代。

之所以這麼肯定,是因為一顆具備基礎生命或者落后文明的星球,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一個比較固定的值, 只有這顆星球上的文明進入工業時代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才會因為工業生產而出現顯著升高,進而就暴露了這個星球上存在高級文明的事實。

總體而言

雖然目前我們還沒確定比鄰星b上存在生命,但隨著技術的進步,早晚有一天我們能搞清楚這個距離地球最近的外星世界的情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