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從人類誕生以后就開始不斷的研究和探索世界的奧秘,經過幾千年的科技發展,現在人類已經能夠走出地球探索宇宙,這說明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還是非常快的,當人類走出地球看到宇宙之后,人類的好奇心被宇宙的浩瀚所吸引,人類想要知道宇宙到底有多大?在宇宙中除了地球生命之外是不是還存在外星生命?帶著這些疑問,人類走上了探索宇宙的道路,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我們能夠知道,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在太陽系中一共有八大行星,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海王星的外面還有一顆冥王星,曾經冥王星也屬于一顆行星,但是後來科學家認為,冥王星的體積和質量太小,于是將它踢出了行星的行列。
由于人類現在的科技不夠發達,目前人類探索最多的還是太陽系,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我們能夠知道,太陽是一顆恒星,它的質量占到了太陽系總質量的百分之99.86,剩下的八大行星和其它物質占到了太陽系總質量的百分之0.14,從占比上我們就能夠看出太陽的質量非常大,太陽從誕生以后就開始不斷的釋放光和熱,到現在為止,太陽已經燃燒了50億年,太陽之所以能夠燃燒這麼長時間,主要是因為太陽內部核聚變的反應,核聚變反應其實就是4個氫原子核聚變成一個氦原子,其質量會虧損0.0069個單位,這些虧損的質量會轉化為能量釋放出去,然后被其它天體吸收,太陽每秒種吸收到的能量大約只有22億分之一,這22億分之一的能量相當于地球上100萬噸煤炭燃燒的能量總和。
對于人類來說,太陽的資源非常多,地球能夠誕生生命,和太陽有非常大的關系,在人類觀測太陽系的過程中,科學家發現了太陽系很多的奧秘,同時也發現了太陽系存在三種異常,科學家認為這三處異常可能和外星文明有關系,從人類走出地球之后,人類就一直都在尋找外星文明,雖然到現在科學家還沒有找到外星文明的痕跡,但是科學家認為宇宙浩瀚無窮,一定存在其它文明,難道說科學家發現的異常真的和外星文明有關系?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太陽系的這三處異常是什麼?
太陽系的第一個異常——木星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我們能夠知道,木星是一顆氣態行星,其主要成分百分之81都是氫,百分之18都是氦,剩下的由少量的甲烷、水蒸氣、氨氣組成,木星不僅僅體積非常大,而且質量也非常大,無論是體積和質量都是太陽系行星中最大的,質量大約是其它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而且在它周圍擁有多達79顆衛星圍繞著旋轉,因此木星被稱為是小太陽系,木星除了體積和質量是太陽系中最大的之外,它的自轉也是最快的,自轉一周只需要9小時50分鐘,相當于地球自轉的2.5倍,在如此高速自轉下,使得木星的外觀呈現扁球體,如果你站在木星的表面,你就能夠發現它的可怕之處。
雖然木星整體來說非常可怕,但是對于地球來說,木星的作用很大,木星被稱為是地球的保護神,很多朝地球飛來的小行星,一般都會經過木星,由于木星的引力巨大,所以很多經過木星的小行星會被木星吸引,成為木星的衛星或者是直接撞擊到木星上面,曾經在1994年的時候,科學家發現了彗星撞擊木星的事件,當時這個事件被很多科學家關注,在1993年的時候,美國的科學家就發現有一顆彗星運行軌跡非常詭異,後來經過科學家的計算。發現這顆彗星在1992年的時候就被木星巨大的引力撕成了21塊碎片。在木星的周圍形成了一個長達500公里的長條。
在1994年7月16日撞向木星,這一天全人類的天文望遠鏡都對準了這一幕,雖然是碎片,但是這些碎片以200000公里的時速撞擊木星,將木星的大氣層撕開了一個巨大的口子,根據科學家的計算,這次撞擊釋放出的能量相當于60000億噸TNT炸藥產生的能量,比全世界的核武器加起來總威力還要高出700多倍,這一幕讓很多科學家非常的震驚,如果這顆彗星撞擊了地球,那麼后果可想而知,通過這個事件,人類仿佛看到了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場景,當時有一顆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導致地球上百分之90的生物都滅絕了,當時地球上的霸主還是恐龍,如果不是這顆小行星的撞擊,恐龍可能到現在還活著。
不過木星的存在也讓地球被撞擊的機率大大減小,有很多科學家懷疑,木星可能是外星文明刻意安排的,木星正好處于地球的外圍,好像木星天生就是為了保護地球而存在的,如果木星的位置處于地球的內側,那麼結果可能會大不相同,木星可能會遮擋住太陽光,使得地球無法被太陽光照射,沒有太陽光的照射,地球生命就無法生存,目前科學家也在積極的研究和探索木星的奧秘,未來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說不定人類能夠解開木星的奧秘。
太陽系的第二個異常——月球
一說到月球,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畢竟關于月球的傳說從古至今都有傳說,古時候由于人類的科技不夠發達,所以古人一直都認為月球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在古代有嫦娥奔月、廣寒宮等神話故事,不過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人類走出地球之后才知道,月球并不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而且月球上面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美好,月球上面都是坑坑洼洼的隕石坑,表面光禿禿的什麼都沒有,不過月球這顆衛星和其它行星的衛星有很大的區別,一般來說,行星和衛星的體積和質量要相差幾千倍,但是月球的質量和體積和地球只相差幾十倍,這樣很多科學家都感到疑惑,按理來說,地球的引力是沒有辦法捕捉到月球的,那麼月球是如何成為地球衛星的?
關于月球的起源在科學界有很多種,比如說潮汐分裂說,同源說,俘獲說和撞擊成因說,分裂說認為,我們的月球其實是從地球分裂出來的,在地球形成早期,地球處于熔融狀態,由于潮汐共振作用,地球自轉不穩定,加上太陽潮汐作用,地球自轉的速度很快,這時候,地球的一部分被甩了出去,而這部分就變成了月球,同源說認為,月球和地球是同時誕生的,它們都是在太陽誕生之后形成的,太陽形成之后,八大行星開始形成,而地球和月球就是在這個時候形成的,俘獲說認為,月球是地球搶過來的,在太陽系早期的時候,月球也圍繞太陽轉動,但是它距離地球很近,所以同樣會受到地球引力的影響,當月球運行到地球附近時,月球和地球的距離大約是10個地球半徑的范圍,月球可能被地球俘獲成為地球的衛星。
撞擊說認為,在太陽系早期的時候,地球和月球之間還存在一顆星球,這顆星球的質量相當于地球質量的十分之九,這個星球和地球發生了碰撞,劇烈的碰撞不僅僅使地球自轉產生了偏斜,而且還使得月球碎裂,幔和殼變熱蒸發,膨脹的氣體"裹挾"著塵埃和少量的幔物質飛離原月球。被"原地球"吸積并變成了地球的一部分。飛離的氣體塵埃物質受地球引力的作用,呈盤狀分布在洛希限以外的空間,它們通過吸積,先形成一些小天體,然后像滾雪球一樣不斷吸積增長,最終形成現在的月球。不過月球到底是如何起源的?目前科學界也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
科學家認為,月球對于地球生命來說非常重要,比如說月球的潮汐作用,如果沒有月球,那麼月球引力帶來的潮汐效應會大幅度減弱,當潮水一去不回時,海洋將重新分布,南北極的海平面將大幅度上升,這會對淺海生態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海洋生物鏈斷裂,大批海洋生物會因此而滅亡,現在我們知道,地球在以南北極為軸心自轉,但地球的自轉軸心是傾斜的,角度在22度到24度左右之間變化,而這一變化,完全歸結于月球引力的影響,月球是地球當之無愧的的穩定系統,如果月球消失,地球自轉傾角會在數千年間,產生從0到45度左右的變化,到時候地球上規律的一年四季都會消失。
除此之外,沒有了月球的引力的牽制,地球自轉的速度可能會回到形成之初,轉一圈只需要6小時,也就是說,一天從24小時變成了6小時,從這些數據我們就能夠看出,月球的重要性,有很多科學家認為,月球可能是外星文明刻意安排下的,目的就是監視地球,也許在月球內部,隱藏這外星文明的秘密基地,不過這些也只是科學家的猜測,真相到底是什麼樣子的?目前科學家還在積極的研究當中。
太陽系的第三個異常——奧爾特星云
曾經科學家認為,太陽系的邊緣在冥王星,但是後來經過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太陽系的邊緣并不在冥王星,而是在奧爾特星云,在20世紀50年代,奧爾特提出了一個非常大膽的猜想:在太陽系的最外圍,還存在著一個巨大的球狀氣體云,也就是所謂的奧爾特星云,此星云是一個巨大的冰庫,里面不僅包含了大量碎冰、冰塊,還有大量的甲烷,它的半徑大約是15萬億千米,這個半徑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10萬倍,是傳統認為的太陽系半徑的300多倍,它受到太陽引力的束縛,所以依然是太陽系的一部分。在理論假設中,奧爾特星云就相當于彗星的加油站,當有一些彗星飛到遠離太陽的點,其實就是會奧爾特星云加油去了,奧爾特星云里面有大量的甲烷等物質,彗星進入奧爾特星云就會補給這些物質。
曾經科學家在46年前,向太陽系外發射了旅行者1號和2號探測器,發射這兩個探測器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它們飛出太陽系,探索太陽系之外的奧秘,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了,旅行者1號和2號還沒有飛出太陽系,科學家經過研究得出,按照它們的飛行速度來計算,想要完全飛出太陽系至少需要上萬年的時間,對于人類來說,這個時間太慢長了,所以目前科學家也在想辦法提升飛船的飛行速度,奧爾特星云就像是一個巨大的保護罩一樣,將太陽系和外界隔離起來,我們無法飛出太陽系, 而太陽系外面的生命也無法進入太陽系,如果站在太陽系外面朝內看,我們根本看不到太陽系內部的情況,只能夠看到無數顆小行星,難道說奧爾特星云的作用就是防止外星文明發現地球?
目前科學家還沒有準確的答案能夠證明奧爾特星云是外星文明制造的,不過小編認為,人類作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從誕生以后就開始不斷的研究和探索世界的奧秘,現在人類已經對宇宙有了一定的認知,小編認為,只要人類能夠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去,未來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人類一定能夠解開太陽系的奧秘,而且在宇宙中除了地球生命之外,一定還存在很多外星文明,小編希望人類能夠早日找到外星文明,期待這一天的到來,對此,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