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小白每次煮飯忘記要放多少水?教你一招手指測量法,就不必死背比例公式
大多數亞洲人都是吃米飯長大的,仿佛沒有米飯配菜就像少了點什麼。學做飯的第一件是就是煮一鍋好吃又蓬松,粒粒分明米飯。別小看煮飯這小事,拿捏不準白米與水的比例,你可能會得到一鍋濕軟的米飯,又或者未煮熟的米飯。
相信許多廚房小白為了成功煮出好吃白飯,肯定會使用固定比例的水和白米份量。可是一旦增加或減少白米份量,頓時會亂了陣腳,最后結果可能宣告失敗。
如果你還在使用量杯或者固定比例測量水的份量,讓小編教你小時候阿嬤傳授下來的手指測量法,包你的米飯不會凸槌。首先將米洗干凈后平攤,伸出你的食指輕放在白米上, 接著將水倒入至第一個關節位,這樣就能放進飯鍋了。
很多亞洲家庭都會用這種方法來量水位,煮出來的米飯絕對不太濕或不熟。如果你不相信,可以根據包裝上說明加入所需的水量,然后再將食指放在白米上,看看水的位置是不是落在食指第一個關節位子?
另外想要煮熟的米飯更有蓬松質地,可以將白米先浸泡的水里30分鐘,這樣它就有足夠的時間吸收水分。
有了這個方法,你可以拋掉量杯或比例公式來煮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