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結束的乒超聯賽山東魯能VS深圳大學女團決賽中,雙方運動員兩次出現較大爭議的判罰,其中第二次王曼昱、覃予萱更是因此中斷比賽長達10分鐘,最終王曼昱在先被判定得分的情況下被取消,不過最終還是戰勝覃予萱為球隊贏下了決勝盤。
雖然類似的事情在乒壇并非沒有發生過(甚至有中斷更長時間),但畢竟還是相當少見,對此廣大球迷和網友們也議論紛紛,那麼我們該如何客觀評價呢?
首先回顧一下當時比賽的細節:在女團決賽第五盤(決勝盤)王曼昱大比分2-1領先、第四局1-1戰平覃予萱后,王曼昱發球、覃予萱接發球,隨后王曼昱回球擦網導致已經退后的覃予萱猝不及防,隨即上步搓擺,這時候出現了一個很難肉眼判斷的情況。
由于覃予萱搓球的點極低,所以王曼昱認為對方出現了二跳的情況,即乒乓球在覃予萱球台上跳了兩下、然后才被其接回去,所以王曼昱主動舉手示意要求直接判分。
值得注意的是,在舉手的同時,王曼昱仍然習慣性地將球接回了覃予萱台面,因為如果裁判不支持她的示意,那麼自己就可能直接丟分,而覃予萱也出于相同的考慮將球正常接了回去,此時王曼昱可能覺得問題已經不大,所以在未等裁判決定的情況下沒有再將球接回對面球台。
注意,王曼昱的最后這個舉動看似不重要,實際上才是引發更大爭議的關鍵,甚至可能不僅僅是取消得分、而且還要丟分,這是為什麼呢?下面就讓我們來認真捋一捋其中的判罰邏輯。
第一,根據事后的視訊回放,我們基本可以斷定覃予萱的回球并沒有出現二跳,這也是直播解說與裁判最終所認可的,所以王曼昱確實誤會了覃予萱。
當然,這件事也不能說是王曼昱「不講武德」,因為當時那個回球的確很難看清楚,包括現場裁判在第一次判罰的時候也傾向于認可王曼昱的觀點,所以將那1分判給了她——如果不是有視訊回放等技術支持,這個球的確非常容易被誤會,所以截至此處,王曼昱、裁判都談不上有什麼惡意。
第二,包括乒乓球在內的眾多競技體育項目都有一個默認的原則,那就是無論對錯,都是裁判說了算,哪怕事后查出吹黑哨也不能改變比賽結果。
所以當裁判宣布王曼昱得分之后,如果她堅持己見、認為是二跳,那麼原則上覃予萱的確無法「翻案」——雖然視訊回放能證明其「清白」,但包括鷹眼在內的各項科技手段在比賽中的使用規則其實并不明確,說白了最后決定權還是在裁判手中。
這里其實許多球迷存在誤解,那就是認為運動員如果挑戰鷹眼成功的話,就一定可以改判比分,但事實上鷹眼系統其實一直都處于試行階段,具體某個比賽用不用得專門、事先、臨時公告,而本次乒超似乎也沒有在賽前做出相關的特殊規定。
哪怕是國際乒聯,之前雖然也曾用到鷹眼系統,但因為爭議很大,所以大部分情況下都被廢棄,今年將首次用到世乒賽這樣的大賽上,但事后估計還得看施行效果如何再決定是否繼續沿用。
第三,在覃予萱申訴后,裁判最終還是更改了決定,這又導致另一方不滿,于是比賽繼續被中斷,最終還是以取消王曼昱得分告終。其實事情到這個地步的話,就相當于是裁判最終做出的決定,那麼除非王曼昱也能申訴到裁判改變想法,否則就大局已定了,但這就成了一筆「糊涂賬」:
覃予萱既然可以抗議導致改判,那原則上王曼昱也可以;如果王曼昱也抗議改判成功,那麼覃予萱當然也能繼續,那就沒完沒了了,最終裁判顯然還是認可了視訊回放。
回到前文中提到的一個細節——王曼昱在認為對方二跳問題不大后,沒等裁判決定就未回球到對方台面上是有問題的:最終判定覃予萱沒有二跳,那麼王曼昱的這個行為可能直接丟分。但由于裁判本人是第一時間支持了王曼昱的觀點,所以大家都被繞了進去,最終只能以取消得分了事。
如前所說,由于覃予萱的回球確實難以用肉眼看清,所以王曼昱主觀上出現誤判情有可原;隨后通過視訊等手段改判后繼續糾結很長時間,雖是人之常情,但其實也已經大可不必了。
那麼大家對此怎麼看呢?歡迎留言寫出自己的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