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的好:「想改變命運,首先要改變自己。」
《如懿傳》中,海蘭的經歷,恰好印證了這句話。
要說《如懿傳》中謝幕最漂亮的人,并不是如懿。雖然榮登后位,但一世情深終抵不過蘭因絮果,最后被沒收皇后冊寶,形同廢后,孤獨離世。
也不是衛嬿婉,雖然孩子登基,但自己惡貫滿盈,被皇上下毒,終日茍延殘喘,最后一碗鶴頂紅結束了她的生命。
最后的贏家,其實是海蘭。
從一個常在升到了妃位,不僅替如懿和兒子報了仇,聯合其他眾嬪妃扳倒了衛嬿婉,更有孫兒綿億承歡膝下,安享晚年。
沒有帝王的鐘情,沒有顯赫的家世,也沒有絕世的容顏,起點并不高的海蘭為什麼能在血雨腥風的后宮不斷成長,笑到最后呢?
審時度勢,善于變通
古人云:「窮則變,變則通。」
后宮嬪妃,大多家世顯赫。如懿的姑母是先帝的皇后,瑯嬅出身名門富察世家,高晞月的父親是前朝重臣,金玉妍來自北國貴族。
但海蘭卻是繡娘出身。她知道自己力量尚小,所以平日里被人奚落,也不爭辯。
當實力不夠,地位不高時,海蘭懂得隱忍蟄伏。如同驟雨疾風里的大樹,不肯低頭彎腰,注定被一道閃電攔腰截斷。
眾多嬪妃,唯有如懿真心與她交好。但如懿被陷害而打入冷宮,讓海蘭看清了世態。
如果按照之前的唯唯諾諾,不僅無法救出如懿,自己也會被陷害致死。此時,只能變通處事方法,以求自保。
從前的海蘭懼怕皇上,甚至不敢抬頭看他。但是她知道,能保護自己并救出如懿的,只有皇上。
她改變了自己的外貌,戴珠飾,穿艷衣。只等一個機會,可以讓她閃耀。
此時,海蘭的一技之長派上了用場。她憑借出色的繡工,主動吸引皇上注意。
太后壽辰來臨,后宮要縫制太后的萬壽如意被。細心的海蘭觀察太后拿的佛珠,推斷太后的喜好,在被子上繡了栩栩如生的鳳凰羽毛,深得太后和皇上的歡心。
皇上注意到煥然一新、蕙質蘭心的海蘭,開始了對她的寵愛。海蘭由此誕下了五阿哥永琪。
俗話說:「樹挪死,人挪活。」當形勢變幻,還像以前那樣為人處事是行不通的。
海蘭的聰明之處就在于,懂得抓住機遇,調整行為。不僅成功自保,也為接如懿出冷宮做好鋪墊。
歲月滋養,生活無常,人生是改變之后的綻放。
知恩圖報,相互成就
錦衣玉食下的生活,步步驚心。眾嬪妃為了利益和皇上的寵愛,不惜手段。
瑯嬅表面上對晞月和如懿關愛有加,把一對赤金花鐲贈給她們;實際上為了防止晞月和如懿生子奪寵,瑯嬅在鐲子里放了零陵香,導致晞月和如懿多年未孕。
金玉妍為了能誕下皇帝登基后的第一子,表面上關心玫貴人和儀貴人,其實在背地里偷偷下毒,害死了兩個人的孩子;又聯合阿箬,把責任都嫁禍到如懿身上。
謀權算計別人,最后也會被別人算計。
瑯嬅的兩個嫡子均早夭,自己傷心過度,失足落水而無人及時相救,最后寒癥爆發,死在行宮路上。
玉妍算計別人又嫁禍于別人,結果她的四皇子出嗣,八皇子殘廢,最后自己被衛嬿婉嫁禍,被貶為庶人,落寞而終。
瑯嬅和玉妍都是高智商,但注重自己利益而謀害他人,下場頗為凄涼。
反觀海蘭和如懿,彼此間真誠相待,相互成就,走過一段又一段灰暗歲月。
尚在潛邸時,兩人身份懸殊,一個是側福晉,一個是侍妾格格,但如懿待海蘭如同親姐妹,處處關心照顧。
入宮后,上到皇后,下到奴才,都不把海常在放在眼里。但如懿擔心海蘭寒冬里受凍,悄悄給她送去炭火;
海蘭被貴妃誣陷偷盜,如懿不懼貴妃威嚴,有理有據的為海蘭辯護,替海蘭洗脫罪名。皇上借此把海蘭安排到如懿的延禧宮,不再與貴妃同住,海蘭才能脫離苦海。
人在落魄時,最能看清世間冷暖。帝王的一朝寵幸不長久,嬪妃間的相互算計不可靠,倒是如懿的真誠相待最暖心。
為此,海蘭投桃報李,對如懿忠心耿耿,數次為如懿解圍。
阿箬叛主,誣告如懿害死玫貴人和儀貴人的孩子。如懿被打入冷宮。
為證明其清白,海蘭懷孕時不惜自己服下少量朱砂,讓眾人知道真正兇手不是如懿,而是另有其人。
如懿在冷宮缺吃少穿,受盡欺凌。海蘭不避嫌,屢次偷偷探望,送衣送食,為她找來江太醫治療風濕。
如懿被皇后陷害,多年求子而不得。海蘭生下永琪,承歡在如懿膝下,讓她體驗一個做母親的快樂。
如懿被封皇貴妃,卻被嘉貴妃陷害與人私通,皇上下令禁足。海蘭憑借如懿寫的對聯,猜出了藏在壽桃中七寶珠手串的用意,里應外合,證明了如懿的清白。
海蘭與如懿交好,并不是依附,而是如懿的關愛感動了她。海蘭淡然不爭寵,如懿是她在深宮中僅有的一點溫暖。
在如懿的照拂下,海蘭漸漸成長。之前,她是被人欺負也不敢吭聲的常在,但是在后宮中,她漸漸成長為殺伐果斷的愉妃。
如懿的孩子被陷害,金玉妍狡辯說不是她所為。海蘭勇敢的站了出來,逼著金玉妍當眾發下毒誓,金玉妍心虛不敢起誓,海蘭當著眾嬪妃和皇上的面,趁機揭發她的種種罪行,皇上一怒之下把金玉妍貶為庶人。
海蘭,最終成為如懿堅強的后盾。
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真正的友情,可以互惠共生。抱團取暖,才能走的更遠。
把握分寸,明哲保身
亦舒說:「真正有氣質的淑女,從不炫耀她所擁有的一切;她不告訴別人自己讀過什麼書,去過什麼地方,有過多少件衣服,買過什麼珠寶。」
其實,海蘭本來可以憑借自己的智慧去爭寵,也可以讓如懿在皇上面前為永琪美言幾句,讓孩子備受皇帝寵愛。
但她深知「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與其招來眾人嫉妒和殺身之禍,不如明哲保身。
得寵時,海蘭沒有恃寵而驕,而是一如既往的冷靜睿智;
誕下皇子后,海蘭韜光養晦,沒有四處炫耀;
如懿一步步高升,最后貴為皇后,海蘭從未仗著如懿的權勢去打壓眾人;
作為一個母親,海蘭也與其他嬪妃教子方式不同。
孝賢皇后去世,后位虛懸。綠筠有親生皇子并撫養了永璜,以此自居,慫恿永璋爭奪太子之位,反而弄巧成拙。皇上一氣之下怪罪綠筠教子無方,斷言永璜和永璋不會繼承大統。永璜和永璋從此一蹶不振。
金玉妍時常在眾嬪妃面前炫耀,自己的永珹是皇上登基后的第一子。暗中為永珹拉攏各界勢力,在木蘭圍獵時故意令皇上遇險。永珹借勢救駕有功。但最后野心暴漏,永珹落個出嗣的下場。
母親們的宮斗技術再厲害,都忽視了一點:培養孩子,品德和才識才是最重要的。相比之下,海蘭教育永琪相當明智。
海蘭自知學術尚淺,便把永琪養在如懿膝下。有了如懿的細心栽培,永琪從小飽讀詩書。
海蘭深知后宮生活艱險,皇子會成為眾矢之的,所以告誡永琪不可顯露鋒芒,才能保她們母子平安。
永琪練就了閉眼射劍的絕學,從不聲張,反而在木蘭圍獵時救了皇上,讓皇上對這個五阿哥另眼相看。
四皇子出嗣,金玉妍被貶為庶人。海蘭雖然與金玉妍勢不兩立,但并沒有落井下石,而是告知永琪,看見四哥時要尊敬他。
母親是孩子第一個老師,言傳身教會被孩子所效仿。永琪繼承了海蘭優秀品性,不爭不搶,隱藏實力。
花要半開,酒要半醉。太過顯露野心和實力,終究躲不過明槍暗箭。
其他皇子顯出奪嫡之心,被皇上厭棄并冷落時,永琪一心讀書,待人彬彬有禮。這個不善爭寵、德才兼備的皇子,卻最得皇上喜愛,一度被秘密立為儲君。
清風朗月,天倫之樂
事情看透,就知道如何行進;人情看透,便知曉如何相處。
一路走來,從唯唯諾諾的王府侍妾格格,到行事果斷、有儲君皇子傍身的愉妃,海蘭成長很多。
有人說,海蘭心狠手辣。
其實,身處刀光劍影的后宮,她要自保,又要護著如懿和永琪,所做的一切都是保護身邊人不受傷害。
從結局上看,海蘭無疑是笑到最后的人。
皇上幾個地位高貴的嬪妃,有的被害,有的孤獨終老。大多活到三四十歲就撒手人寰。
海蘭很早就看透了世態炎涼,比起其他人,她活得清醒自在。
大仇得報,她守著孫兒綿億,享受天倫之樂。在刀光劍影的后宮中,竟然活到79歲。
她出身普通,卻成長最多,成了深宮中最后的贏家。
沒有誰的生活會一直一帆風順。成長的過程中:
逆境時懂得審時變通,結伴時懂得互惠共生,前進時懂得把握分寸。
這樣的女人,結局一定會是美好的。
海蘭的經歷也啟示我們,女人應該不斷提升自己的魅力,才更容易笑到最后,獲得更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