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人為尋求他所需要的東西,走遍了全世界,回到家里,找到了。」 ——穆爾
今年的不平凡從年初一直談論到年終,乘風破浪的2020年讓無論是被迫居家還是滯留異地的人們意識到家才是身的居處,更是心的寄托,同時對設計一個理想的「家」的期待也高了幾分。一套好的住宅,不僅要有溫度,更要有厚度,這份厚度足夠承載生活的柴米油鹽,又能承載現實的暴風驟雨。
今天,鵝姐給大家奉上十套2020年度讓人最向往的住宅空間,一起來看看哪套最打動你?
(以下作品排序不分先后)
01
柴 宅
唐忠漢
近境制作設計有限公司
設計總監

「柴宅」是一座地上三層、地下一層的私人別墅。設計師唐忠漢基于環境及地理條件,以空間為框,取環境為景,將空間形成一種與存在共構,與自然共生的和諧狀態。運用建筑手法創造睡眠區斜向的天花,組合柜體的序列,形成空間層疊的藝術夢境。



空間由一個自由平面展開,下嵌區客廳和梯間為軸線貫穿主要空間客廳對坐沙發的配置決定了整個調性,是深沉、靜雅的意境。



設計師以「寂」為美學思考,將地下空間設置成神秘而充滿靜謐的獨立空間,以山石,泉景天花,光之酒廊,戶外植皮,形塑空間的自然景別,空間天地壁面以純粹的藝術涂料留白,形成純凈安寧的空間意象。



一個空間一件事物,在我們內心帶來「寧靜的優擾」和「精神的向往」的感覺,便是侘寂。
02
期望的家
徐梁
梁筑設計事務所
創始人、設計總監

「期望的家」是設計師徐梁改造的私人別墅,他通過建筑的思維方式切入空間,把入戶中軸上下方的樓板一直拆解到屋頂樓面,將原本的建筑一分為二,解構出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兩個建筑載體,給原本的建筑制造出一個采光天井,讓陽光直接進入到建筑本身最中心的每層挑空的空間,然后再穿插另一個建筑體塊鏈接前后兩個建筑的動線關系。



這樣的改造將原本只有兩處光線可以影響到室內部分的情況下,又增添了一處陽光可以直接進入到房子最核心的部分。




設計師結合了室內設計的需求,將建筑內部以及外觀做了些調整,目的是將人的心理感受、視覺感受,以及想表達的情感從建筑就開始延續和建構;可以在最后的生活需求和生活方式中增添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對話。


03
本調·Life
謝輝
ACE謝輝室內設計
創始人、設計總監

本案是一處平層大宅空間,設計師謝輝以業主的氣質為出發,在空間的架構中打破平淡與常規,構筑空間自內而外的場域精神,回應居住者對生活質感的追求。





設計師將業主對生活的精細呈現于這個干凈溫質的空間之中,日常家居的趣味度、審美感與調性,全都基于對居住者氣質與性情愛好的深度理解。


功能與審美兼具、動靜清晰,構筑這個空間的一體兩面,這既是業主對生活本身的追尋,也是生活品質的自然流露。


木的溫性延伸至業主生活的故事性,醞釀出持久的日常與美,成為了時間的指向。在這個品質的生活空間之下,有一種溫質的美號召「生活本色」的回歸,浪漫與溫潤共同彌漫于空間,是為細膩的現代生活的演繹。
04
隨意春芳歇,心安是歸處
謝輝
ACE謝輝室內設計
創始人、設計總監

在這個家的設計中,設計師植入一個體量「適度」的木質方盒,內部成為主人的更衣空間,遙望臥室,其他三面形成自由的書架、小件收納和趣味陳設,由此形成客廳空間和主人起居空間有意味的區隔,又不失整體格調的當代與風雅。



在這樣的空間中,設計師按照愜意與自由的方式安置圍坐的方式,成為主人住在這里與愛人、摯友最愛的地方,即使獨處、看書或發呆,也是溫情的。



粗糲的老木傢俱、業主家中傳承的老物件和極具當代感的傢俱配合;在業主收藏眾多藝術品中,精選出尺度適宜的畫作和裝置品。



來自平常、充滿生命的鮮花和草莖,在空間轉換的節點中、在心緒釋放的節拍處出現,閃動著靈動的光輝。「家」變得具有靈性了!
05
上海季公館
方磊
壹舍設計 創始人

本案業主是一對80后夫婦,擁有兩位可愛的孩童,未來將如何更舒適愜意地生活于此,各種方案不斷在設計師的腦海中反復成型與推翻。



得益于設計師對高端豪宅的深刻洞察、對現代簡約風格豐富的駕馭經驗,雙方暢談后一拍即合。他們崇尚簡單舒適的生活,在密切的溝通中,靈感與愛好相互碰撞,進一步梳理、提煉出這個家該有的模樣。



設計師基于業主的生活習慣與需求對空間重新規劃,注重對功能化布局與三面景觀視線的統籌把控,此外合理設置多動線,凸顯整體流動性。



融合審美情趣,以克制純粹的設計語言演繹非凡品味與格調;以特有的且豪且簡,讓家如其人、化繁為簡的生活哲學,在此生動展現,并散發純粹的美感。同時尊重家庭成員的再創造,讓空間經由時光流轉,歷久彌新。
06
泰禾·南京院子
沈烤華
南京觀享際SKH室內設計
創辦人、設計總監

南京人對家的情懷是刻在骨子里的,老城南人尤為。有屋、有院、有美景的生活環境令人心之神往...... 此案為地上二層,地下一層的獨棟別墅,面積約660㎡。



設計師沈烤華不僅滿足了主人對家的此番暢想,更是在延續東方傳統意境下注入創新,將六朝古都的典雅氣質與舒適安逸相互融合。



空間表現尊重南京這座城市的文化與記憶力,力求自然、人文、需求,相輔相成,深入探尋當代品質的生活方式,重置城南生活的東方詩意。



關于這所房子的故事,幾乎可以濃縮成一部微電影, 人與人的情感交流,時光與空間的對話,生命質量的表達,逝去與獲得 ,終究只是沒有起點亦沒有終點的循環。
07
雅 歌
余顥凌
STUDIO.Y余顥凌設計事務所
創始人、設計總監

現代主義大師柯布西耶,對設計中的秩序頗為迷戀,他提倡在建筑設計之中,從縱深排列的平面中,創造出一個可以走進去的延伸空間的幻像,達到一種通透感。室內設計中的通透感也源于這種從二維到三維的轉化。



原有空間墻體繁多、布局分散、動線關系凌亂而復雜,嚴重影響了人的居住體驗。空間尚停留在二維的平面上,板滯而缺乏層次。


設計師重新梳理了空間動線,改變了原有的失序狀態,重新確立了立體而通透的空間秩序。在通透暢達的視野之下,重建了層次分明的立體秩序,讓空間為我所用。



秩序之下,通過藝術幾何與線形的勾勒,很好地連接了人的情感共容,契合了業主的精神訴求,藝術簡雅、豐富豐潤,為居住帶來了賞心悅目、撫慰心靈的絕佳體驗,讓家真正地成為了溫情自在的精神港灣。
08
熊杰自宅
熊杰
WDD惟道創意創始人

對于家的構想,縱有千萬種,但總體來講,所有的構想都來自于對「自我庇護」的原始本能。這種庇護本能,既包含物理性的防衛構建,更應承著情感性的心理寄托。尤其在紛擾嘈雜的當代,家對于精神與心靈安放的重要性,顯得越來越不可替代。



設計師以「向心而居」為生活訴求,在遠離成都市區的南郊,給自己開辟了一方靜謐、靈動、自由的居所,并在地理和心理上,讓重新梳理自我與世界的關系成為可能。




跟以往的項目不同的是,在這個自宅設計中,設計師放棄了所謂的空間形式與嚴謹的設計范式,而是以一種「隨感而應,無物不照」的自覺性,一點一點滋養著空間的形成。



從心所欲不逾矩,成為設計師本人對日常生活最忠實的寫照。對于他而言,滿足日常起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構筑起獨屬于自己的精神領地。
09
時 年
李智翔
水相設計 設計總監

時間在鐘面上按刻度等速前進,均質而無一例外。但在物質表面,時間是朝四面八方自由地滲透蔓延,或深或淺改地變了物的外貌。所謂歲月的痕跡,或許更應稱為時間存在的浪漫形式。




本案基地方正、尺度大而使用人數單純,空間布局與機能相對有彈性。業主講求整體呈現低限度的中性質感,如何安排材質凸顯量感、造型力道并以其質感特征表述生活調性,成為設計師規劃空間風格的著力點。



設計師認為,這是一間值得靜候的住宅,在觀點開放而具彈性的空間架構中,不僅當前的成果能表述觀點品味,更期待五年、十年后材質呼吸演化的樣貌。


空間使用者隨生活、見聞積累推進的個人變化,在能夠覆寫、包容未來經驗的空間里,尋得平靜與心性的自由。
10
WALK WITH YOU
鄭軍
耕圖設計
創始人及設計總監


生活是私人的,也是開放的。空間中的留白,是用生活點滴填滿未來的暢想,是用家庭故事續寫設計的溫情。設計師在極簡的藝術設計中,用純粹的空間包容了萬物的情緒,以克制表達極致的自由。


大理石花紋的背景墻隔斷,干凈透亮不失格調,將外界的嘈雜喧囂與家隔開,給予人與空間情感交融的空間。午后的陽光聯系室內與外部環境,渲染出空間的本質魅力,淋漓盡致地無聲的感動著每個人。


設計師為業主一家尋得一隅寧靜,構建出人與空間共同生長的私密連接,對未來的向往與現下的回憶創造出時空中的溫情。



本文由設計進化獨家策劃
監制: Grace
統籌: 小P老師
策劃/編排: 倩儀
校對: O livia 、Yanina、Ju_97
資料來源 :入選設計師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