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2月,我們小分隊在滇西北找礦。小分隊一共8人,其中4名警衛戰士每人配備一支沖鋒槍。一天,出發前,一位納西族老鄉搭我們的車去維西。那天路上積雪很大,雪下的路面坑洼不平,車子行駛一段就會被雪塢住。我們不得不經常下來推車。就在我們又一次下車推車的時候,一群褐黃色的東西慢慢向我們靠近。我們正驚疑、猜測時,納西族老鄉急喊:「快、快趕緊上車,是一群狼。」司機小王趕緊發動車,加大油門……但是很不幸,車輪只是在原地空轉,根本無法前進。這時狼群已靠近汽車……大家看得清清楚楚——8只狼,個個都象小牛犢似的,肚子吊得老高。戰士小吳抄起沖鋒槍,納西族老鄉一手奪下小吳的搶。比較沉著地高聲道:「不能開槍,槍一響,它們或鉆到車底下或鉆進樹林,狼群會把車胎咬壞,把我們圍起來,然后狼會嚎叫召集來更多的狼和我們拼命。」他接著說:「狼餓瘋了,它們是在找吃的,車上可有吃的?」我們幾乎同聲回答:「有。」「那就扔下去給它們吃。」老鄉像是下達命令。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當時腦子里一片空白,除了緊張,大腦似乎已經不會思考問題。聽老鄉這樣說,我們毫不猶豫,七手八腳把從麗江買的臘肉、火腿還有十分珍貴的鹿子干巴往下丟了一部分。狼群眼都紅了,興奮地大吼著撲向食物,大口的撕咬吞咽著,剛丟下去的東西一眨眼就被吃光了。老鄉繼續命令道:「再丟下去一些!」第二批大約50斤肉品又飛出了后車門,也就一袋煙的工夫,又被8只狼分食的干干凈凈。吃完后8只狼整齊地坐下,盯著后車門。這時,我們幾人各個屏氣息聲,緊張的手心里都是冷汗,甚至能夠清晰的聽到自己心跳的聲音……我們不知道能有什麼辦法令我們從狼群中突圍出去。看到這樣的情形,老鄉又發話道:「還有嗎?一點不留地丟下,想保命就別心疼這些東西了!」此時,除了緊張、害怕還有羞憤……!作為戰士,我們是有責任保護好這些物資的,哪怕犧牲自己。但是現實情況是我們的車被塢到雪地里出不來,只能被困在車里。我們的子彈是極有限的,一旦有狼群被召喚來,我們會更加束手無策。我們幾人相互看了一眼,遲疑片刻,誰也沒有說什麼,忍痛將車上所有的肉品,還有十幾包餅干全都甩下車去!8只狼又是一頓大嚼。吃完了肉,它們還試探性的嗅了嗅那十幾包餅干,但沒有吃。這時我清楚地看到狼的肚子已經滾圓,先前暴戾兇惡的目光變得溫順。其中一只狼圍著汽車轉了兩圈,其余7只狼沒動。片刻,那只狼帶著狼群朝樹林鉆去......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不一會兒,8只狼鉆出松林,嘴里叼著樹枝,分別放到汽車兩個后輪下面。我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些狼的意思是想用樹枝幫我們墊起輪胎,讓我們的車開出雪窩。我激動地大笑起來……哈……哈……剛笑了兩聲,另外一個戰士忙用手捂住了我的嘴,他怕這突兀的笑聲驚毛了狼。接著,8只狼一齊鉆到車底,但見汽車兩側積雪飛揚。我眼里滾動著淚花,大呼小王:「狼幫我們扒雪呢,趕快發動車,」車啟動了,但是沒走兩步,又打滑了。狼再次重復剛才的動作:「先往車輪下墊樹枝,然后扒雪……」。就這樣,每重復一次,汽車就前進一段,大約重復了十來次。最后一次,汽車順利地向前行了一里多地,接近了山頂。再向前就是下坡路了。這時,8只狼在車后一字排開坐著,其中一只比其他7只狼稍稍向前。老鄉說:「靠前面的那只是頭狼,主意都是他出的。」我們激動極了,一起給狼鼓掌,并用力地向它們揮手致意。但是這8只可愛的狼對我們的舉動并沒有什麼反應,只是定定地望了望我們,然后,頭狼在前,其余隨后,緩緩朝山上走去,消失在松林中......看完不忍思考:連兇猛的狼都懂得報恩,我們是否應該反思自身?自詡為「萬物靈長」的人類,我們是不是應當讓這個世界充滿愛
懂分寸,但不逾矩,
為人熱情,但不過于熱情。
萬事須講「度」,率性而為不可取,急于求成事不成。心慌難擇路,欲速則不達。過分之事,雖有利而不為;分內之事,雖無利而為之,是為「度」。
這個「度」其實就是分寸,也是人生當中最難把握的兩個字。
王梓恒在《家庭關系痛苦的根源:中國人普遍缺乏界限感》中說:「這個世界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和老天的事。這三件事已經清晰劃分了我們自己的界限。
第一件事: 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做,不要依附他人;
第二件事: 別人的事,只可以尊重和接受,不要強加干涉,也不應該干涉;
第三件事: 老天的事,好好配合......
做人做到恰如其分,是最高境界,事實上,把握好了人生分寸,就等于掌握了自己的命運。
做事做到恰到好處,也是人生的一門學問!所以妳要明白:
1、直爽并不等于言語毫無顧忌
我們說話是要講究一些技巧的,不要總是把直爽當成口無遮攔的借口,不要總是說:「我這人就是性子直,妳別介意啊!」性子直也不能成為當中揭人短處的理由啊!
不分場合,不顧他人的說話,很容易把人家搞的下不來台,勢必會遭人嫉恨。
2、見人宜說三分話
說話小心些,為人謹慎些總是無害的。一個沒有思想、說話喋喋不休的人,會因顯得淺薄俗氣、缺乏涵養而不受歡迎。俗話說得好:上帝之所以給人一個嘴巴、兩只耳朵,就是要人多聽少說。
3、千萬不能口無遮攔
不要試圖打聽別人的隱私;不能故意張揚對方的錯誤;說話留有余地;不能強人所難;說話不能不看時機。
4、很好的話題也要適可而止
即使一個很好的題材,說時也要適可而止,不可拖得太長,否則會令人疲倦,若不能引發對方發言,或必須仍由妳支撐局面,就要另找新鮮題材,如此才能把對方的興趣維持下去。
5、多多讀書,忌淺薄無知
沒有人會喜歡一個滿口粗話的人,所以多讀書、多學習,做一個有內涵的人,這對妳的人生是很有幫助的。
「分寸」極其重要而又極難把握,它可謂是一門人生的藝術,妳精通了這門藝術,也就把握了人生的命運。
愿今后,聰明如我們,都懂分寸,但不逾矩,為人熱情,但不過于熱情。在人生的圓圈里,恰如其分地站立,把一切交給時間和彼此,然后順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