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紅嬋,這個曾在東京奧運會上以幾乎滿分的表現震撼世界,被稱為「跳水小精靈」的姑娘,如今迎來了18歲的青春期。然而,與她「年少成名」的光環作伴的,卻是一對「成長的攔路虎」:身高的快速增長和體重的波動。多酷的天才也難擋成長的規律,就算是站在10米跳台上的王者,也不得不面對自然法則的考驗。問題來了,這個曾經征服奧運賽場的小姑娘,能否扛住這場「青春風暴」「殺」出一條新路?
先來說說身高問題。這可是跳水運動員不得不面對的一道坎。全紅嬋最近身高猛增,無論是實際身形還是動作流暢性,這都意味著她必須對早已習慣的技戰術進行調整。有人可能會想,長高挺好啊——看起來更挺拔,氣質上鏡。可跳水比賽對選手的細節要求堪稱苛刻,身高增長意味著重心會發生偏移,從發力角度到下水的水花控制,身體協調性都需要重新適應,挑戰不小。
不過,身高帶來的問題也不是沒有轉機——國際跳水界就有「高個逆襲」的成功例子。像澳大利亞的梅利莎·吳,她雖然身高偏高,卻通過不斷調整自己,最終在國際比賽中闖下一片天。而英國選手戴利更是將高挑身形的劣勢轉化為動作流線性的獨特美感。問題的關鍵并不在于「長高了怎麼辦」,而是「你怎麼用好它」。全紅嬋能否找到屬于自己的突破口,變壓力為動力?這不僅要靠個人努力,也離不開整個團隊的科學指導。
再說體重,這同樣是一個會讓賽場上的精靈發愁的問題。國內外跳水圈早有定論,體重增加會對起跳時的爆發力和入水時的控制力造成直接影響。而全紅嬋剛滿18歲,恰好處于身體發育的高峰期,這個階段的體重變化不可避免。如果沒能在這個關鍵時期將飲食、訓練以及精神狀態調節到位,確實會對她那近乎完美的動作連貫性帶來負面影響。不過,這也不是世界末日,畢竟像郭晶晶、吳敏霞這樣的大滿貫選手,都曾在職業生涯中經歷過體重波動。如何以一種科學、健康且持久的方法應對,是對全紅嬋的一次全新考驗。
既然身體負擔夠重,那心理上的挑戰就是另一道猛料。陳若琳——全紅嬋的師姐兼恩師,也是一位年少成名的傳奇跳水選手,她最近在采訪中就直言,全紅嬋正處于叛逆期,這個階段的心理調節至關重要。每個18歲的孩子大概都有一顆想「杠」世界的心,甚至偶爾有點扛不住壓力也正常。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