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聽沒聽說過所謂的「納米樓」?它其實是香港一種比較夸張化的叫法,指的就是那些超小戶型的蝸居,但往往,這些蝸居中卻是功能齊全!今兒要說的這個小家,便是如此。
28歲的櫻桃(化名),在一年前買下了這間僅有210平方呎的納米樓,換算下來大概是19平方公尺左右,轉眼間,她已經在這間逼仄的蝸居里生活了一年的時間。
在這一年里,她將這間納米樓進行了簡單的翻修改造,通過巧妙的布置,把區區19㎡的蝸居變成了溫馨舒適的家,不得不說,一個人住還真挺不錯的~
這是一個怎樣的小家呢?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吧~
「納米樓」的基本格局信息
先來簡單說一下這間蝸居的大致格局。
▲家中的主要生活區
這間蝸居相當于一室一廳一廚一衛的戶型,內部格局十分緊湊。
首先,一進門是玄關區域,用一組開放式格子柜與客廳進行軟隔斷,繞過它進入客廳后,你會看見這處主要的客廳生活區,融合了客廳、餐廳、書房的功能。
其次,客廳與旁邊的臥室只有一墻之隔,且兩扇窗戶都是朝北方向打開,雖然不是陽面,但采光還算不錯,白天的光線也不會太過強烈,相對柔和一些。
最后,廚房和衛生間的窗戶都朝向東面,衛生間的面積不到2㎡,而廚房也差不多,還是一個三角形的格局,空間較難利用,我們后面會說到。
從玄關開始,走進這間納米樓
在了解了基本格局后,讓我們從玄關出發,看看櫻桃的這間超小的納米樓吧!
▲玄關空間十分逼仄
玄關的空間非常有限,幾乎只有推開門時的扇形空間大小,但即便如此,櫻桃也將這個緊湊的空間盡可能利用了起來。
她在門后放上了一面等身高的換衣鏡,并用木質掛衣架代替柜子,打造出一個簡單卻實用的換衣區和衣物收納區,進出家門時整理著裝或更換衣物都很方便。
正對門的位置為了避免開門見廳的尷尬,用一組高高的格子柜進行軟隔斷,既可以分隔空間,又能收納一些生活雜物,或放置一些擺件,使用起來還是蠻靈活的。
家中核心生活區——靈活的客廳
繞開玄關的隔斷柜往里走,這處核心生活區可分為三個部分,我們先講客廳。
▲櫻桃躺在客廳小沙發上
說是客廳,其實就是利用墻角空間,擺放上了一張雙人位的小沙發,畢竟全屋只有19㎡的面積,沒辦法實現沙發+茶幾+電視柜的經典搭配。
不過,這樣一張小小的沙發,卻也給這個小家增添了不少舒適感,每天下班回家后,櫻桃都喜歡窩在小沙發上玩會兒手機,小憩片刻,你還別說,真挺愜意的~
小沙發還非常方便搬移,將客廳沙發搬開,放到柜子一側后,中間留出了一大塊的活動區域,鋪上瑜伽墊,讓櫻桃在蝸居里運動健身,也成為了可能。
至于沒有電視嘛——靠窗擺放的辦公桌,桌上的電腦剛好可以代替電視,窩在沙發上追追劇、看個電影,舒服極了。
家中核心生活區——靠窗的書桌
再來說說生活區的第二個部分,就是靠窗擺放的這張大書桌。
▲櫻桃坐在書桌前工作
這張大書桌是櫻桃自己去定制的尺寸,緊貼窗戶擺放后,剛好貫穿了左右兩側的墻壁,形成一個很大的桌面空間,用起來非常順手。
書桌左側被當做了她的化妝區,用收納架和小推車收納一些化妝品和護膚品;中間則是辦公區,擺放著筆記本和台式機,書寫區域也算足夠;最右側,便是她的練琴區了。
電子琴緊靠墻壁,與客廳的沙發中間留出了一段較寬的動線,椅子也和辦公椅共用一把,盡可能節省空間,避免讓這個小蝸居出現擁擠的感覺。
哦對了,夜晚或天氣陰沉的時候,點亮辦公桌上的暖色調台燈,更是讓這個小家變得溫馨感滿滿,就我個人來說,真的非常喜歡這種小而精致的氛圍感!
家中核心生活區——折疊式餐桌
核心生活區的第三個部分,也是空間利用最巧妙的部分,便是這張折疊式餐桌。
平日里,餐桌豎向折疊起來,甚至比旁邊的電子琴還要節省空間,幾乎只留下了窗台那麼寬的置物區,用來放置冷水壺、紙巾抽之類的小物。
▲櫻桃將餐桌展開后
而在將餐桌展開后,它隨即「變」出了一個非常寬敞的桌面區域,即便三個人同時在這里用餐,也不會覺得擁擠。
櫻桃說,這張餐桌雖然節省空間,但折疊家具用起來還是有些不便的,平日里她一般都是自己在辦公桌上吃飯,偶爾有朋友來家里做客時,才會展開這張餐桌,入住這1年的時間里,她也只用過寥寥數次。
加高床鋪進行收納的臥室
臥室與客廳僅一墻之隔,室內面積只比單人床大點兒有限。
▲狹小逼仄的臥室
前面也說過,臥室和客廳的窗戶其實都是朝北的,基本不會有陽光照入,但開窗面積較大,采光挺不錯;為了能在周末睡個懶覺,不被光線照醒,櫻桃特意買了遮光窗簾,給臥室打造出一個昏暗卻適合睡眠的氛圍。
與此同時,臥室內的橫向面積有限,就只好在縱向空間上做文章,仔細看,其實可以發現臥室的床鋪要比一般的箱體床高一些,進而可以收納更多的大件床褥和換季衣物。
▲角落的通頂衣柜
僅留下了開門的空間,剩下的角落都留給了這組通頂式的衣柜,柜子不算大,但卻也能收納櫻桃一個人的全部衣物,只要平日里注意一些斷舍離,空間還是勉強夠用的。
衣柜側邊安裝了掛鉤,不僅方便掛一些平時常穿的衣服,又可以當做熨燙衣服的地方,小細節做得很貼心。
采光充足的明窗衛生間
實話說,衛生間空間雖小,但這采光是真沒得說!
從臥室走出來,旁邊就是衛生間和浴室的區域,它用粗布簾幕代替屋門,無形中節省了開門預留的空間,對于這種納米樓來說,也算是個不錯的解決方案。
衛生間內的空間十分狹小,總共也不到2平方公尺,進門墻邊就是小洗手池,花灑也安裝在了馬桶的斜上方,這樣的格局,自然更不可能做成干濕分區。
但有一說一,馬桶后面的大窗戶卻給這個衛生間帶來了充足的采光和通風能力,時常開窗通風,也能讓這個小小的衛生間避免積潮問題,對于這樣的小戶型來說,已經非常不錯了。
▲墻面掛架進行收納
唯一的遺憾就是,衛生間內收納空間有些不足,除了洗手池上面的隔板架以外,其余物品就只能放在進門旁邊地上。
櫻桃說,以后也許會在廁紙上方的位置安裝一組掛架,用來收納這些洗漱和沐浴的用品。
三角形的逼仄廚房
家里最后一處空間,就是這個呈現出三角形的、狹窄的、逼仄的廚房了!
▲廚房同樣用布簾隔斷
廚房就在衛生間的旁邊位置,與衛生間一樣,也用粗布簾進行隔斷,節省了裝門的空間。
廚房內部空間十分狹窄,所以冰箱干脆直接擺在外面,就放在玄關掛衣架的旁邊位置。
▲廚房內的三角形格局
廚房一側的墻壁傾斜收緊,讓整體格局呈現出三角形的態勢,好在盡頭有一扇窄小的豎窗,給廚房增添了采光和通風的能力,不然的話,這間廚房只會更尷尬。
水槽靠窗安裝,旁邊留出一個小小的切菜區,而烹飪區則做了高低台的處理,用電磁爐代替了傳統灶台,平時櫻桃自己做一些簡單的烹飪還是足夠用的。
住進來沒多久,櫻桃就在櫥柜台面的頂部又加了一組吊柜,一直做到天花板,內部收納廚房里的碗碟餐具、瓶瓶罐罐都很合適,將縱向空間充分利用起來,避免雜亂。
文末總結
到這里,我們也就「云參觀」了一遍櫻桃的這間納米樓,是不是比大家一開始預想中的要好不少呢?
我個人覺得,能在香港有一間這樣的納米樓落腳,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兒了,更何況雖然空間很小,但裝修和布置都做得很不錯。
最主要的是,從家里的各處小細節,也都能看出她對生活的熱愛,即便身居陋室,但依然心向陽光,或許這種積極樂觀的精神,才更值得我們肯定,不是麼?~
感謝閱讀!
(圖片:RRG,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