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快樂是別人的!一位65歲婆婆的心裡話:過年「是我的痛點」,兒孫滿堂並非那麽幸福

温晗晗 2023/04/21

01

常常有人把家比作一棵樹,一個多子女的家庭就像是一棵參天大樹,在外人的眼里,只看到了大樹的枝繁葉茂,看不到的是大樹的樹干早已經空了,養分也早就供給了其他的分枝。

人們都羨慕那些兒孫滿堂的大家庭,在傳統人的心里,這象征著一個家庭的繁盛,是一個家族的血脈傳承。

每逢新春佳節,兒女們都從遠方趕回來,一家人其樂融融地相聚在一起,感受著那份難得的團聚時刻。

但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在多子女的大家庭中,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不斷消耗著人們對家的情感。

多子女的家庭中,家務的分擔比例,決定了一個家庭的氛圍與幸福指數。

家,是一份情感的寄托,是一個人最終的歸宿,只是很多人不懂得在家庭中付出,不懂得共同承擔家庭中的義務,導致了最親近的家人變得貌合神離。

02

最近,在老家聽了一個老太太的傾訴,她這一輩子都是為了孩子和丈夫而活。為了方便理解,接下來用第一人稱表達:

墻上的日歷提示著我離春節只有一個月了,電視上,商場里,大街上,都在渲染著過年的喜悅,但是我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我今年六十歲了,養育了兩個孩子,如今他們都已經各自成家,在大城市里打拼,逢年過節都會回來看望我。

親戚鄰居都說我好福氣,兒孫滿堂,一家人和和美美,只有我自己知道,這些都是表面的,事實上我心里的苦和累,別人根本看不到。

準備年貨就是一件很細致很麻煩的事情,大兒媳早早地就在電話里跟我說,想吃我做的小酥肉,糖醋排骨,小兒媳是吃慣了山珍海味的人,總想品嘗小時候的味道,比如手磨豆腐等等。

為了滿足兩個兒媳的口味,我得一趟一趟跑市場,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問過我最想吃的是什麼。

飯后的水果,休閑時候的零食茶點都要準備一點,又害怕買的不是他們喜歡的口味,不然等他們走了之后剩一大堆沒人吃,又浪費掉了。

家里空著的房間也得打掃出來,換上新的棉被和四件套,洗漱用品也要備著,要讓他們回到這里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樣自在方便。

可是,兩個兒媳進門以來,每一年都要埋怨我收拾的房子不好,被套不好用……當兩個兒子以及兒媳帶著大包小包到家的那一刻,我心里其實真的是高興的,一年沒見,他們都有點變樣了。

把他們安頓好之后,我又回到廚房開始準備年夜飯,他們在客廳里聊天看電視,大聲說笑,卻沒有人過來幫我搭把手。兩個兒子在家做「甩手掌柜」,兩個兒媳像是回家做客,家里的一切沒有人幫忙。

當一家人坐在桌旁開始舉杯慶祝的時候,我的腰也開始隱隱作痛,只是沒有人在意而已。

他們開始暢談今年的收獲,明年的計劃,說著一些我聽不懂的話題,飯桌上的熱烈似乎與我無關。沒有人與我聊聊心里話,也沒有人在意我的腰是不是痛。

後來我便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由他們繼續在飯桌上喝酒聊天,孩子們在不停地打鬧,因為搶玩具或者是零食而吵得不可開交。

大兒媳聽到了遠遠的對我說了一句:「媽,幫我看著點孩子!」

我實在不是一個能熬夜的人,沒辦法跟現在的年輕人比,時鐘已經轉向了凌晨,我早已經昏昏欲睡,當新年的鐘聲敲響的時候,我看到他們仿佛意猶未盡的樣子。

餐廳里只剩下了杯盤狼藉,小兒媳嘴上說著:「媽,就放那里吧,晚點我來收拾!」人依舊躺在沙發上紋絲不動。

大兒媳說自己早就在外面定好了房間,就不在家里住了,走的時候順手拎走了一箱牛奶,說孩子愛喝。

兩個兒子早已經喝得暈暈乎乎,什麼都不知道,也什麼都做不了,我想著明天家里還會有親戚過來串門,再晚再累也只能自己收拾了。

大家都期盼著過年,期盼著一家團圓,可是,我在這個時候只感覺到了深深的無奈,一輩子給孩子們當牛做馬,年老了,依然逃不過這樣的宿命。

每年的春節假期都是如此,孩子們回來的時候嘴上說的都是來看望我,把假期用來陪伴家人,但事實上,他們沒有人理解過我,而我也不過是照顧他們的一個保姆。

我幫了大兒媳,小兒媳說我偏心。他們兩個人之間總是有比較,回到家,我得小心翼翼,否則兩個兒子又責怪我做得不好。

當他們假期結束,準備回到各自工作的城市時,我心里才真正輕松下來,在我心里,春節是我的劫,終于熬完了,我一點都不盼兒子回家。

將家里收拾完畢之后,我給鄰居打電話,約了一起去跳舞,這幾天招呼他們,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

閑暇的時候與朋友鄰居喝茶聊天,天氣好的時候出門踏青,打理一下陽台上的花花草草,我感覺這樣的日子才是最舒適的。

大概,人到晚年,要學著為自己找樂子,學著花時間打發自己的時間,過日子,還是得靠自己。

03

萬家燈火中,幾家歡喜幾家愁,有多少家庭看起來幸福美滿,而實質上已經暗流涌動?又有多少家庭,貧寒中依然堅守著希望?

一個家庭所蘊含的深奧意義,可能有的人花一輩子的時間也讀不透,幸福總是觸手可及,卻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一個多子女的家庭中,各自分工,才能更好地維護一個家庭的建設。

在多子女的家庭中,因為各自脾氣性格的不盡相同,可能會隱藏著很多的矛盾,每個人都有著自己想要維護的利益,卻總是計較著自己付出的多少。

其實,要想獲得更多的幸福感,每一個子女都要懂得出一份力,不只是在回報父母的恩情,同時也是在鞏固兄弟姐妹之間的情誼。

父母用自己畢生的心血培養孩子成材,他們所希望的不是索取孩子的回報,而是一個家庭的完整。

只有子女們對大家庭有著深深的眷戀,有著難以推卸的責任感,才會真心實意的表達自己的孝心,讓父母感到一絲欣慰。

一家人和和睦睦,相親相愛是多少人所羨慕的情景,如果在一個大家庭中,每一個成員都懂得各自分工,懂得主動承擔起一份責任,一份義務,會讓這個家永遠都充滿著愛。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