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全網都在可惜李玟,關鍵點大家卻都忽略了!

Siang Malam 2023/07/08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分享感悟

你好,我是陌十八 分享讀書,成長,思維,創業干貨 李玟走了 這兩天全網都在討論 我大致看了一下 都是治標不治本 抑郁癥患者 除了同情理解 還需要這個 請看文

作為70后,好像我也是聽著李玟的歌長大的吧,《想你的365天》是她為《寶蓮燈》唱的主題曲,「懷里有你緊擁的溫度,夢里你在回家的路」,讓人不斷想起沉香救母的各個細節;

《月光愛人》是她贏得奧斯卡獎的成名曲,也是中國第一個登上奧斯卡舞台的華人女歌手。

舞台上她光芒四射,周圍都黯然失色,舞台下,她卻執著得沒放過自己。

抑郁癥這個病,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會患上,記得有個人說,現代人,誰沒有病?或多或少都有,如果沒有,才不正常。

可是,每個人明明都在追求幸福和快樂,卻求而不得,到底怎麼了?

我看網上不是同情患者,就是告訴大家要善待他們,要理解他們,要讓他們多運動,多發展一些愛好,要對自己好一點。

這些固然好,可這些,難道他們不知道嗎?

但是,他們大多做不到。

可以說, 當患者已經是患者,他們的心量很難放大,很難回歸到一個正常人的狀態。

孫一乃老師說,在不久的將來, 抑郁癥將成為全球公眾健康的最大問題。

早在2003年的光明日報就報道: 中國每年的自盡人數為20萬,也就是說,相當于兩次汶川大地震的死亡人數,其中80%的自盡者患有抑郁癥。

時間已經過去20年,今天,這個數字,我們敢想嗎?

所以,如何讓這類人群少一點,從根源上解決才是關鍵。

現在大家最困惑的也是這一點,不知道怎麼回事,不知道怎麼做,所以,下面的文字希望你能耐心看完。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痛苦?

普通人總是絞盡腦汁追求名和利,但李玟有了。

有些人總覺得自己財富不夠,可那些腰纏萬貫的人,也患上了抑郁。

有些窮盡一生都在想當上什麼大官,可是,當坐上那把交椅,卻活得更痛苦。

太多人困惑,為什麼現代人跟以前比,物質條件好了,有錢有房有車,孩子們要啥有啥,想出去玩,油門一踩,條條大路通羅馬,晚上在外面能喝到三更半夜。

可這一切,掩飾不住人們不快樂的內在。

物質的滿足很難讓人獲得長久的幸福感。

孫一乃老師在《福慧之道》這本書中,把 痛苦的根源大體分為三類:

過度的欲望,自私和虛榮,執著。

昨天中午,回家我們沒開空調,兒子說那裝個空調有什麼用?

我告訴他,不是特別熱,如果風扇解決不了再開。

然后我就跟他講起我們那個年代,我說,那時連風扇都沒有,都是手搖扇。

兒子問,那晚上你們睡覺怎麼辦?

我說,屋里熱了就睡外面,一個大蘿筐,能睡幾個小孩,然后父母在旁邊拿個扇子給我們驅趕蚊子,等我們睡著了父母才睡。

白天熱了就用個大盆在井上裝滿一盆水,坐在里面,那才叫爽。

兒子聽得神往,可再回頭看看現在,還需要這樣嗎?手指一按遙控,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

以前都是土房子,後來想住城里,從步梯換到電梯,從普通小區換到高檔小區,代步工具也換了一個又一個,但現在感覺還不夠,還想住別墅。

這就是人無休止的欲望。

好像女人買衣服一樣,永遠都差一件。

現代人都喜歡做一個精致的利己主義,一切從我出發,工作不開心我不干了,結婚要單獨住,生了孩子丟給老人,要麼花錢請保姆,反正過好自己再說。

幼兒園經常會給孩子上分享的課,可是等自己長大,卻忘得一干二凈。

老師在書中舉了一個很現實的例子,加薪時,如果你一個人加了300塊,你會很興奮,有成就感。

可是如果全部人都加了1500塊,你可能還會失落,因為你覺得大家都一樣,你有的別人也有,你不開心。

就像現在孩子們的玩具,別人有了,他也要有,要不會鬧個不停,自私和攀比心爆棚。

哪家孩子從小到大,玩具不是堆滿屋?

這種物質過剩,給他帶來的快樂能維持多久呢?

網上各種爆料,說李玟曾為了要孩子9次做試管嬰兒,為什麼?

為了拴住老公的心,為了滿足自己想要孩子的愿望?

如果條件具備,無可厚非,可是,身體不允許,還要冒著生命危險去強求,那麼執著干嘛?

所有的事情不是非此即彼,換一種人生圓滿的方式不行嗎?

對于執著,適度是一種幸福,過度了,就會更加痛苦。

除病要除根,抑郁的源頭也是痛苦的來源,基本都從這里開始,所以認識到這些,你可以從根源上對抑郁有所了解。

解決痛苦的唯一途徑是福報

那怎麼辦呢?

是不是我們都不追求了?像現在不少說的躺平?

生而為人,我們需要享受人世間各種繁華,現在消化不動,是福報出問題了。

前幾天不是報考嗎?朋友說,人家有的孩子生下來就成才,學習從來不用操心,每次考試都在前面,那是人家的命。

什麼是命?這種好命其實是福報。

是人家祖上曾經積累下來的陰德,到了這一代,該人家享受了。

但往后的福報,需要孩子自己積。

袁了凡先生當初算命的給他說只能活到53歲,可是他活了74年。

只做對了一件事,那就是不斷為自己積累福報。

石油大享洛克菲勒在53歲被醫生下了通碟,要麼死,要麼休息,他選擇休息,并開始不停做善事為自己積累福報,最終活到了98歲。

慈禧太后在辦60大壽時,動用了數千軍庫銀兩,最終沒錢買之前訂制好的軍艦,最后被日本買去,打敗了中國,據說,在康熙年間,GDP都遠超美國,可現在,我們付出了近百年的代價。

財富分為有形和無形,如果無形的財富無法承載,就像海上的船,本來只能載1000噸,你非要裝2000噸,只有沉沒。

福報就是每個人的無形財富,修好了福報,你才能真正享受這世間的一切,你才能感受到快樂和滿足。

像咱們經常說的孩子叛逆,家庭關系不好,努力與付出不成正比,明明吃得好住得好穿得好,可還是感覺空虛,都是福報出問題的表現。

福報一出問題,人就痛苦。

 如何為自己積累福報

我一度也認為現代人福淺命薄,才出現這些狀況。

要不你看,抑郁癥越來越年輕化,甚至更多的是初高中生。

以前人生老病死,現在年紀輕輕,莫名其妙地走了。

直到看了傳統文化的書才明白,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大的福報,只是大家視而不見。

如何在現有條件下,不用太費勁積累自己的福報?

孫一乃老師給大家指出了兩條脈: 福脈和慧脈。

福脈連接你的父母,慧脈連接你的老師。

這就像人身上的任督二脈,身上血脈千萬條,任督通,全身通。

福脈決定福報,是你財富的來源。慧脈決定你是否有智慧,享用這些財富。

現代人有福報,可丟了智慧,所以金山銀山,把自己堆成了抑郁癥。

咱們常常說4個字:德不配位,德就是你的智慧,位,就是你擁有的一切,如果達不到平衡,根本沒辦法享受,你不痛苦才怪。

既然福脈連接父母,首先肯定要行孝道。

記得以前有個網友問,家中老人年紀大需要照顧,是放棄工作回家還是請人看?

如果真正明白孝道的含義,這是沒有疑問的。

或許會有人說,那要掙錢,沒錢怎麼盡孝?

是的,沒有兩全法,盡孝就是積累福報,有了福報,錢會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補給你。

前提是你心甘情愿,沒有任何抱怨和恨意去做這件事,而不是一邊伺候,一邊吆三喝四,虐待老人,那只會讓你的惡業加重。

父母年輕的,就每個月固定給錢讓他們花,盡自所能,沒規定多少,但也不要太吝嗇。

有人說,我父母有錢,不需要我給,他們還給我呢。

不,他們有是他們的,你給是你的福報,如果能自食其力,不要花父母的錢。

父母是你身邊活著的佛,你花他們的錢,等于在索取你的福報。

所以看那些要父母掏錢買房子的人,自己舒服了,父母住在老家,輕易不來,甚至來了連自己的一席之地都沒有,兒女怎麼可能有福報呢?

你不善待父母,你們夫妻關系就不會和諧,家和萬事興,家不和啥事都不順。

之前就有一個抑郁癥患者說,媽媽來陪自己住了一年,用小蔥蘸大醬把她的病治愈了。

抑郁的人缺少溫暖,父母的愛是你最終的歸宿。

趁有機會,多供養父母,多陪陪他們。

有了福脈,才能連通慧脈。

智慧是福氣的化身,沒福氣,你就不可能開悟。

就像前面說的別人家的孩子,人家因為有福氣,所以智慧就來了。

有福之人,會遇到生命中更多的貴人,恩師,在他們的指點下,你會具足更多能量,會懂得更多生活的智慧,會積累更多的福報,這是一個正向循環。

前兩天,有個小學,要求在孩子開學前十天左右培訓家長5天,他們請了許多知名的行業專家,目的肯定是學習如何家教共育,如何正確、科學地養育孩子。

可是,卻遭到罵聲一片。

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現在孩子確實不知道該如何管教了,按理說家長都是有文憑的人,網絡也發達,可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情況呢?

我覺得這個學校做這件事是大好事,市場的課程魚龍混雜,家長有時候容易被誤導,現在有這麼好的機會,應該盡力支持才對。

家長的不滿總結下來有兩條:一沒時間,二覺得自己文憑高,沒必要。

我在想,如果學校是組織一場免費的親子旅游,管吃管喝管住管消費,那家長還有沒有時間?

再者,家長一看到網上有什麼提高孩子成績的課程,根本不跟孩子商量,自作主張地替孩子報了,有的孩子能學四五樣課外班,那家長有沒有問過孩子,有沒有時間?

這麼難得讓家長停下來學做一個更好父母的機會,可以說,有了孩子之后,父母最大的責任就是把孩子教育成人,這麼重大的任務,一年抽出5天都沒有,家長要忙成啥樣呢?

正如胖東來說,這樣的生活有什麼意思呢?

這個問題的本質還是,家長不尊師重道了。

現在人們總是一味吐槽老師,說老師沒師德了,不否認,的確有這樣。

可老師們也不能光為愛發電吧?你都住豪宅開豪車了,老師連基本的生活都保證不了。

再說,在《當下的力量》這本書中,講到如何讓自己幸福快樂, 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做好自己的人生課題。

也就是說,老師有問題那是他的事,不代表全部,而你做好自己是你的事,不能因為別人不好,你也不去做好,那你就沒完成自己的人生課題,尊師重教是你應該遵守的原則,生命中總有你值得尊敬的老師。

放在家庭的夫妻關系,親子關系也一樣,你只管做好自己,許多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當你開始尊重老師,說明你敬畏感恩老師的智慧,你一感恩,智慧就來了。

有了智慧,什麼痛苦糾結困惑,都能慢慢解決,哪還會抑郁?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幾千年驗證下來的傳承,現在咱們只顧著追求物質的表相,有幾個人還記得?

放在身邊的福報都不知道去用,這是智慧不開的表現,也是沒福報的表現。

如果福慧都有,你就不可能抑郁,這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我還開通了 視訊號,平時會有比較干貨的內容分享

我是一個做了十幾年實體的創業者,也是一個女人,更是一個媽媽。 

事業與家庭如何平衡?我的答案是, 沒有平衡,只有取舍。

 我深深體會到一句話: 對于女人,沒有什麼比把孩子培養好更重要的了。 

所以我更是我自己,上天賦予我的女人角色。

 我不斷探索,怎樣成為更好的自己?

 當然,這份使命同樣適用于男人,找到你是誰,完成你自己。

 掃下面二維碼加V信,回復「創業」找我免費領取 13000字創業避坑指南

微信號   /mo182008

各自媒體/ 陌十八讀書

球分享

球點贊

球在看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