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這樣一段話:
我收入五千時,支出五千,收入一萬時,支出一萬,當考慮買車買房的時候,又覺得捉襟見肘……
的確,我們常常抱怨收入有限,用錢的地方又太多,總覺得只要再多賺一點,生活就會是夢想中的樣子。
然而,當收入變得越來越多時,我們卻發現,生活依舊在原地踏步,并沒有什麼改變。
到底是誰偷走了我們的財富呢?
其實,早在百年前,美國著名的理財大師喬治·克拉森,就將答案寫在了暢銷書《巴比倫最富有的人》里。
主人公阿爾卡德從普通的打工者,成長為巴比倫首富的經歷,至今,已經幫助無數人償清了債務,獲得了財富。
書中所傳授的方法可謂人盡皆知,只不過,大多數人都錯在了「三觀」里。
阿爾卡德出生在巴比倫一個并不富裕的家庭。
長大后,既無家產繼承,又無一技傍身的他,只能在一家記錄館做著辛苦的工作。
他日復一日地將文字刻在泥板上,沒日沒夜地加班加點,像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
更糟糕的是,盡管阿爾卡德認真又勤奮,所領到的報酬卻少得可憐。
看著一貧如洗的家,滿面愁容的妻子,嗷嗷待哺的孩子,這一切促使阿爾卡德迫切地想要變得富有。
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吶!
命運喜歡捉弄人,理想常常和現實擦肩而過。
直到阿爾卡德遇見了富翁奧加米什,事情才有了轉機。
當他誠懇地詢問奧加米什「如何才能變得富有」時,后者卻反問阿爾卡德,他工作至今所賺的錢都去了哪里呢?
阿爾卡德細數日常的開銷:家人的衣食,房子的租金,生活所需的種種……樣樣都要用錢。
以他現在的薪水,即便再增加一倍,想要應付這一切也是捉襟見肘。
聽完了他喋喋不休的抱怨,奧加米什笑道: 「你一直在付錢給每一個人,除了你自己。」
「從現在起,拿出收入的十分之一付給自己,你會發現,少了這點錢,生活不會受到影響,但你的人生將會從此改變。」
一席妙語,道破天機。
阿爾卡德恍然大悟,是呀!他付錢給裁縫;付錢給鞋匠;付錢給拉車人……卻從未想過還可以付錢給自己!
這何嘗不是悠悠眾生像呢?
每個人都需要為衣食付錢,為車房付錢,為需要的東西付錢,為享受的服務付錢……卻唯獨忘了那個終生為我們付出的自己。
我們常說:「要學會善待自己。」
而事實上,我們卻常常忽略自己。
也許你會說,這不就是存錢嗎?只不過換了一種說法而已。
不錯,這確實是存錢,但觀念變了,結果也就不同了。
存下的錢可以花掉,可以滿足我們的不時之需,可以隨時隨地為我們所用,但付出去的錢卻不可以。
要時時刻刻記住,這是付給自己的報酬,要把它當作付出去的錢一樣對待,日常的所需決不能考慮它,只可在積攢一段時間后,拿來投資。
阿爾卡德就是憑借著付給自己的錢,不斷投資積累,最終成為了巴比倫最富有的人。
阿爾卡德攢下一點小錢后,就企圖尋求更多的財富。
他聽說珠寶行業堪稱暴利,可以在短期內暴富,便找到了磚匠阿茲莫。
由于生意上的往來,阿茲莫經常出海遠航。
阿爾卡德委托他為自己購買品質上等,價格低廉的腓尼基寶石,回來后再以高價賣掉,從中謀取高額的利潤。
阿茲莫走后,阿爾卡德興奮地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奧加米什,他幻想著在不久的將來,自己就會變得和奧加米什一樣有錢。
不料,奧加米什聽聞后,卻生氣地說道:「蠢人總要吃些苦頭!」
他告誡阿爾卡德,投資無論大小,都必須向內行人請教。
想要了解星辰的奧秘,就要去問占星師;想要投資綿羊,就要去找牧羊人。
同樣,對于珠寶這樣高利潤,高風險的行業,想要賺錢,就要去找珠寶商。
而現在,阿爾卡德竟然放心地把這一切,交給一個對珠寶毫無研究的磚匠去做,焉有不敗之理?
向別人尋求建議沒有錯,但要分清哪些建議值得吸取和借鑒,哪些是毫無用處甚至是錯誤的。
一個錯誤的建議,很大程度上會導致投資失敗。
後來的事情果真被奧加米什言中,阿茲莫帶回來的只是一些表面看起來璀璨奪目,實質上卻一文不值的小玻璃塊。
阿爾卡德辛辛苦苦積攢的金錢,就這樣打了水漂。
生活中,我們不乏聽到這樣的聲音:「同樣的項目,同樣做生意,為什麼別人賺錢,而我總是賠錢呢?我投資之前,也是問過好多人的!」
的確,當一個人想要賺錢投資時,總是習慣尋求和聽從他人的建議。
這讓我想起了,許多人看見別人創業成功了,不管項目適不適合,也不管行業與否,只知道一味地聽從「建議」,結果卻是栽了跟頭。
古語云:「耕當問奴,織當訪婢。」
意思是: 凡事都要向內行人請教。
耕田種地,要去問農奴;織布紡紗,要去找織婢。
很多時候,投資失敗不是我們錯過了時機,也不是投錯了方向,而是因為找錯了人。
各行各業都會賺錢,重要的是: 不可盲目投資,一定要向內行人請教。
第一次的投資,讓阿爾卡德賠了個血本無歸,吸取教訓后,他又開始了第二次嘗試。
這一次,他把金錢交給一位用青銅制盾的商人,每四個月,阿爾卡德能夠領到一筆不菲的利息。
他用這些錢來舉辦宴會,購買昂貴的蜂蜜、美酒和蛋糕;給自己和家人訂做華美的長袍;還計劃著要買一頭健壯的驢子來騎騎……
然而,當他把這一切告訴奧加米什后,后者竟然嘲諷阿爾卡德:「你把你賺的錢全用來享受了,還能指望它們給你帶來更多的財富嗎?」
奧加米什告訴阿爾卡德,如果想要獲取夢寐以求的財富,成為真正的有錢人,就要學會讓利息再賺錢,然后錢再生錢,而不是僅僅用它們來滿足當下的欲望。
在此后的歲月里,阿爾卡德時刻牢記奧加米什的教誨。
他將每一筆利息都投入到不同的領域,每一次都交給熟悉的內行人來打理。
依靠利息所得的收入,又被阿爾卡德繼續拿來投資。
利息再生利息,「錢二代」再生錢,仿佛每一分錢都成了加倍生錢的機器,從而創造出了更多的財富。
僅僅幾年后,阿爾卡德已經腰纏萬貫,產業遍布整個巴比倫。
聽說過這樣一段話:
守財只能使錢成為死錢,只有把錢拿出來進行投資,才能將這潭死水變成可以流動的水,「死錢」才會充滿活力,成為可以生長的「搖錢樹」。
回眸現實之中,我們不難發現,人們常常將投資所得,拿來改善生活,添衣置物;或者干脆存進銀行不再管它,不到需要時不會取出來。
「讓錢生錢」的理財之道,許多人都知道,卻唯獨忽略了要讓利息再生錢。
讓利息生錢,不是讓它和本金待在一起,而是要把利息取出來,重新進行投資,最好是與之前不同的領域。
最初投入的本金可以放在原地不動,每過一陣子,就將所得利息再投資到新的領域。
只有這樣,錢才能真正「活」起來,才會帶來更多的收益。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讀來非常受用:
財富就像一棵樹,它從一顆種子萌芽。你存下的第一個銅幣就是種子,它能長成一棵財富的參天大樹。你越快播下那顆種子,財富之樹就會越快開始生長。你持續不斷地儲蓄,越虔誠地為這棵財富之樹澆水施肥,你就能越快地享受到它的蔭蔽。
其實,每個人手中都有這樣一顆種子。
永遠握于掌心,任其在歲月的更迭中枯萎;還是播下它,并不斷地澆水施肥,直到長成參天大樹……都取決于我們自己。
長久以來,大多數人習慣了仰望懸在空中的財富銀河,而忽視了握于掌心的財富種子。
播下它,并善用財富之水灌溉滋養,相信終有一天,它會成長為參天大樹。
愿你也能播下財富之種,擁有被澤蒙庥的財富之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