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處奇特的星云,形似巨獸的輪廓,它位于麒麟座。
星云的發現
1784年英國的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將望遠鏡對準麒麟座方位,在距地球大約2500光年的地方,他發現了一個形似圣誕樹的星團,次年,1785年12月,他在這個星團的附近又發現了一處暗淡的星云。
形似圣誕樹的星團和暗淡的星云
然而,模糊的影像讓當時的他并沒有看到星云奇特的輪廓,這個有趣而豐富的結構于是被忽略。
直到1996年的一次拍攝, 圓錐的外形以及頭頂的巨光才首次被發現,如此的形狀,天文學家以 錐狀星云為其命名。
1996年的拍攝
之后更多的觀測讓我們看到了更多的細節。
經觀測,它的主體 長約7光年,頂部的光亮是為年輕的恒星,它們熾熱的輻射在數百萬年的時間,侵蝕了頂部的星云造成了凹陷。
星云特寫
位于正上方的恒星可能是塑造錐狀星云形狀的源。它發出的輻射就像風那樣,雕琢了這里,同時輻射也電離了外圍的氫,形成一圈圍繞巨獸的光暈,給這處奇特的形狀又添加了一絲神韻。
正上方的恒星可能是塑造形狀的源
這樣的星云,我們稱它為 暗星云,這是彌散型星云的一部分。
它們的內部正在進行著不可思議的演化。
星云內部的奇跡
這些暗星云的內部往往會出現一種被稱為 赫比格-哈羅的天體。
這是星云凝聚形成恒星時所塑造的奇觀。
所以它的出現,預示著新生,一個個新的世界將由此誕生。
哈勃拍攝的赫比格-哈羅天體
赫比格-哈羅天體內部示意
新世界的塑造
半人馬座方位,370光年外,在這里天文學家觀測到了分子云塑造世界的縮影。
2018年天文學家觀測了一個編號為PDS70的恒星,這是半人馬座剛誕生不久的恒星,年齡約540萬年,這里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巨大的分子云,但這時的分子云已經形成了圍繞它的原行星盤。
原星星盤
2006年天文學家發現行星盤存在缺漏,懷疑這里可能正在形成行星,于是對其進行長久的觀測。
原行星盤形成行星示意
2018年時 ,甚大望遠鏡的行星成像儀拍攝到了正在誕生的行星。
在距恒星大約21.5個天文單位,有一個亮點,它正在圍繞這顆幼年的恒星旋轉,溫度很高約為1000℃左右,質量比木星大,天文學家將其命名為PDS70b,在它不遠的地方還有一顆,PDs70c。
成型的階段,它們可能也正在凝聚分子云,形成自己的吸積盤,這個吸積盤最終會誕生圍繞它們的衛星。
2019年,天文學家在PDS70c的周圍,發現了正在聚集的吸積盤,這是它們塑造衛星的寶貴圖像。
形成衛星的吸積盤
千萬年后,它們將演化為成型的恒星系,就如133光年外剛剛誕生的恒星系那樣。
133光年外飛馬座方位,天文學家用12年的時間拍攝了一段延時,四顆行星圍繞一顆編號為HR8799的年輕恒星運行,它的年齡大約3000萬年。
它是一個剛剛演化不久的世界。
十幾年的時間...短短幾秒
若是時間拉長,一切也終將回到原點,那些從星云誕生的世界,最終也將回歸星云。
只是那時的星塵,很不一樣.......
再為星塵
2006年,2300光年外的深空,也是麒麟座方位,哈勃在這里遙望一個被稱為紅色矩形的星云。
紅色矩形星云
這是于1973年發現的獨特星云。幾乎完美的棱角以及線條向我們呈現了一種不可思議的對稱美,如果說上面的錐狀星云是位沉思的賢者,它思索著世界的塑造。那麼這個矩形星云,則更像暮年的英雄,他想發出最后的璀璨。
恒星的末年會散去外殼,質量更甚者,則會爆發超新星化為星云。
紅色矩形星云
長長的X形線條以及猶如階梯的輪廓,這是紅色矩形星云最大的特點。它們是由中心的光點發出,這個光點是對雙星,其中的一顆是末年恒星,大概在14000年前,它外層的物質開始膨脹脫落,雙星互繞的相互作用,讓膨脹的物質向外有節奏的噴出,一股一股,最后形成這樣的雙錐結構。
形成示意
比起一開始的彌散星云,可能這個時候的星云最為美麗。
但這時的星云卻是群星消亡的象征。
所以,它們傾盡所有,為星空再次點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