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的奧運冠軍全紅嬋,再次成為輿論的焦點,然而這次并不是因為她在跳水台上的出色表現,而是因為一部蘋果手機。
一名曾經感動世界的運動員,僅僅因為買了一部手機,卻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事情的起因看似簡單:全紅嬋和教練的女兒一起逛街,為母親挑選了一部蘋果手機作為禮物。
她的孝心本應令人感動,可誰知這卻成為了網友們攻擊的對象。「全紅嬋飄了!」「忘本了!」「不支持國貨!」 類似的批評聲鋪天蓋地,迅速淹沒了這個17歲的女孩。
從神壇到泥潭,這場風波來得太快,連帶著賣手機的店鋪也未能幸免,評論區幾乎被憤怒的網友攻陷。
面對突如其來的指責,全紅嬋懵了,店主也懵了,大家不禁要問:一個小小的購物決定,怎麼就能引發如此軒然大波?
全紅嬋,這個曾在2021年東京奧運會上以一躍成名的女孩,曾是多少人心中的「國民女兒」。
然而,短短三年后,她的一個普通消費行為卻讓她從備受矚目的英雄瞬間變成了眾矢之的。是全紅嬋變了,還是我們的期待變了?
細究起來,全紅嬋的「罪過」僅僅是沒有選擇大陸國產手機。
然而,誰規定運動員就必須支持國貨?難道為國爭光還要連帶著限制消費自由嗎?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不少批評者自己用的可能就是蘋果手機。
這種雙重標準的行為,讓人難以理解。
實際上,全紅嬋買蘋果手機的初衷很單純:她只是想給媽媽一個驚喜。全紅嬋的哥哥全進華透露,妹妹一直都很孝順,家中經濟狀況并不寬裕,母親身體也不好。
為了媽媽能用上好一點的手機,全紅嬋決定花錢買一部蘋果手機,這樣的孝心本該讓人感動。可惜的是,這樣一份簡單的心意,卻被無情地扭曲成了「忘本」的象征。
我們是否對成功人士要求得太過嚴苛了?全紅嬋從小生活在貧困山區,為了跳水訓練不得不離開家人,14歲便背負起全家的希望,在奧運會上獲得金牌。
如今,17歲的她正在經歷人生的重要轉折期,不僅要面對高強度的訓練,還要承受著來自外界的巨大壓力。
這種生活,實在令人心疼。
在這場風波中,全紅嬋本人始終保持沉默,反倒是她的哥哥站出來為妹妹發聲。
他說:「妹妹真的太辛苦了,太孝順了,為這個家付出了太多。」
這番話,道出了全紅嬋背后的艱辛,也讓人不禁感嘆:我們的社會,是否對這些年輕的成功者太過苛刻了?
換個角度想想,全紅嬋能夠買得起蘋果手機,不正是她通過自己的努力改善了家庭生活的表現嗎?從貧困山區走出來的她,難道不應該享受自己勞動的成果嗎?
運動員也是普通人,他們有權選擇自己喜歡的產品,有權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這次風波,暴露出我們社會的一些問題:我們是否給了這些年輕人足夠的成長空間?我們是否對成功人士的要求太過苛刻?
我們是否應該尊重他們的個人選擇,而不是在他們的一舉一動中尋找苛責的理由?
回顧整個事件,我們不妨反思一下:英雄,也是普通人,讓我們給予她們更多的包容,讓她們在追逐夢想的路上,少一些非議,多一些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