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大馬千億豪華樓盤「森林城市」 如今怎麼變成「鬼城」

2016年,26歲的楊婷婷在做京津冀的票務工作,還投資了朋友的漢服工廠。當年來到這里時,還是人聲鼎沸。售樓處里,幾百名營銷人員圍繞沙盤向來訪者描繪藍圖。

沙盤光轉一圈,就得花半個小時。雖離祖國遠隔萬水千山,但楊婷婷感覺并不陌生。那一年她在家打開電視,出門坐捷運公交,全是森林城市的廣告:新加坡旁永久產權,全城地面都是公園,沒有車輛穿行,建筑外墻都是植物……

她去了森林城市北京展廳。碧桂園銷售說有免費的看房考察團,五天四晚,從北京直飛新加坡,就當玩唄。她參加了看房團。落地新加坡樟宜機場,門口幾十輛大巴車在等,全是接去森林城市的。

一進售樓處,好幾個工作人員圍上來。全場彌漫著雙十一上鏈接的緊張氣氛,碧桂園的銷售一直說,快點選,你看剛才那套又沒了:你看這還有一套還行,馬上做決定。銷售承諾也都很美好。

規劃填海面積14平方公里,容納70萬人,配套醫院、酒店、幼兒園到高中純美式教育,國際標準高爾夫球場,區間車捷運,新馬大橋綠色通道,四個人工島之間有空中輕軌,24小時公交直達新加坡,永久產權,傳給子孫后代……楊婷婷本來沒打算要買房子。

但30分鐘內,她「搶」了一套,排隊在全英文的合同上簽字,當場刷卡定金加首付20萬元。剛坐一邊喝點水,同團的兩位大哥,也都買完坐過來了。在新加坡讀書的小理和父母來森林城市時,小理說新加坡人都在吐槽「新加坡旁」。

但父母還是心動:五星級的家,電視里天天放的東西,怎麼會騙人?……馬來西亞是楊婷婷人生中的一場意外。她莫名其妙多出了一套70多平米的次頂層「無敵海景房」,170萬元。回到北京,她辦理了一張浦發銀行的卡。

有個代收協議,給她貸款的是一個信托公司。十年貸,月供19500元。按她當時的收入,壓力也不是太大。她安慰自己人生總歸要結婚生孩子,孩子以后有了華僑生身份,上國內大學會比同齡人輕松很多。

森林城市所在的C區位于新山市最南邊,靠近新馬第二通道,屬于物流和工業基地。對岸是新加坡的大士地區,也是重工業區。遠離本土居民區和游客區,森林城市像碧桂園國內的造城項目一樣,意圖自成一體,周邊并無配套,加上買家大部分是中國人,有參觀調研的新加坡地產人評價,它只能依靠大量入住人口打開前景。

這個中國特色的超級大盤猶如一塊飛地。它也被納吉布的繼任者馬哈蒂爾視為眼中釘。2018年,馬哈蒂爾在93歲高齡之際殺回大馬政壇后,高調宣布想要住進森林城市的外國人,不會獲得簽證,他說:「森林城市最好真的成為森林,讓猴子做那里的居民。」在當年9月的國家與土著前景大會上,馬哈蒂爾說出他的理由:如果開放讓300萬名中國人移居馬來西亞,土著恐怕難以和他們競爭。

他有意讓「永久」產權縮水900年。盡管首相署、柔佛王府、碧桂園紛紛澄清,但傷害已經造成。就像在海床上填沙,森林城市項目建立在并不牢固的幾個大前提之上:政策穩定,匯率穩定,柔佛州基建如期發展,公共交通直抵新加坡經濟中心。但這一切,漸漸分崩離析。

2019年底,小理家收樓。原打算在森林城市過年,卻迎頭碰上疫情。2公里直線距離的兩岸成了天塹,新馬邊境封鎖長達兩年。在此期間,馬新區間車計劃夭折,第二家園計劃審查也大幅收緊。

碧桂園原馬來西亞團隊的朋友說,截至2019年,森林城市的銷售數據是2萬套,撇去被退房的,約還有1萬7千套。現在銷售近乎停滯。《南華早報》曾報道稱,平均賣出一套要花費的時間,是1.8個月。

目前住在這里的人,大多是森林城市員工,國際學校學生的家庭,或是拿租戶卡進出的港口工人。海灘和免稅煙酒還能吸引零星外來訪客,提醒人們這里是個「經濟特區」。

關卡處,有專人檢查防止走私。雖然空置率極高,但走進森林城市,仍能看到物業在勤懇勞作,他們將綠化帶草坪修剪得一絲不茍,在公共區域噴灑滅蚊藥劑,維系田園夢想與現代生活間的脆弱平衡。

如今,森林城市作為一個人造奇觀回到公眾視野。外媒從遠處拍攝的照片里,白色樓棟單元層層疊疊,不見人類生活痕跡,暗綠色的草像從建筑內部發源滋長,溢出窗台。

標題稱:六年后,「人間天堂」成了「鬼城」……2019年9月,楊婷婷到馬來西亞收房,發現櫥柜門一高一低,踢腳線凸出一塊。地板看著連壓縮木板都不是,有的縫寬有的縫窄,邊緣鼓翹起來。「我說這玩意兒怎麼這麼薄,就順手掰了一下,軟的。」「無敵海景房」的視野,是兩棟樓,一塊荒地,一個角落可以看到一點點海。海水看著也不太干凈。走在小區里,目之所及就是樓,沒有人氣。她心里邊堵得慌。

以為房子不住也能出租,她還是走完了程序。然后就是新冠疫情暴發。旅游業進入冰川,景區關半年開一個月再關一個季度,公司押的門票款拿不出來接近停業,漢服工廠也倒閉了。楊婷婷把國內的一套房出售還債,另一套抵押。剩余房貸加上親戚朋友處的借款,負債超過300萬。

失敗的海外房產投資愈來愈顯出它的沉重,壓得她喘不過氣,還得瞞住家人。去年,一群想退房的森林城市業主組織找北京展廳理論,楊婷婷剛動完手術,還是跟著去了。她走得慢,在隊伍最后面碰到一位天津老太太。老太太把養老積蓄拿出來買了兩套,都是大戶型,想留給一兒一女,至今不敢告訴他們,這天找借口出門,偷偷坐車到北京。

維權群里業主所交房款的流向千奇百怪。有的人匯給一家超市,有的人匯給旅游公司,有的匯給一個物業管理公司,有的匯給碧桂園特定員工,有的匯到香港。但世間的悲歡并不相通。群里有個買了十套的業主,顯得十分淡然。早已定居新加坡的小理也認為,森林城市也不是毫無好處,他就當拿到一張隱居體驗卡。

雖然國內有錢人瘋狂涌入新加坡,但小理說新加坡的生活節奏太快,00后的他已經開始為發際線擔憂。上個月,他去森林城市隱居了兩天。

在那里,電話卡還能收到一點信號,網速回到3G時代。配的冰箱罷工了,他得到一公里外吃飯。島內班車早已停運,管家安排電瓶車接送他。目前還開著的店鋪,有三家免稅店,兩家餐廳。

一家賣炸雞,另一家是東北老闆開的中餐。東北老闆也是業主,孩子在配套的國際學校上學。晚上11點吃完夜宵,小理搭他的車回去,沒有路燈照明,每棟樓有一兩戶亮著。

吊詭的是,極低的亮燈率不只出現在森林城市。新山的朋友給我發來碧桂園金海灣的近照——一個號稱早已售罄的項目。金海灣在新馬第一通道附近,交通相對便捷,樓下有商業配套。

數了一數,晚上8點,每60個單元,不超過5盞燈。2020年的報價顯示,一套114平米的金海灣公寓,中國業主持有,原價130萬元,降到78萬出售。

屋內漏水,陽台生銹,電箱設計不合理……金海灣的業主屢次上本地新聞控訴質量問題。今年8月,在新山民事高等法院,一場針對碧桂園涉嫌欺詐的集體訴訟幾經延期。有業主說:他得再花40萬,才能得到一個五星級的家。

曾轟動一時的柔佛新山「森林城市」(Forest City),在開工8年后,只吸引約2,000人入住,與目標70萬人相差甚遠,慘遭外媒調侃為「鬼城「。

「森林城市」被稱為大馬最具爭議的房地產項目之一,由中國房地產巨頭碧桂園在2014年開發的。其地點位于柔佛新山,距離鄰國新加坡只有數公里。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