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宇宙大部分天體都是球形,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難道是被誰捏的?

温晗晗 2023/08/27

宇宙中充斥著數之不盡的天體,而人們通常用另外一個稱謂來形象地形容天體,那就是星球!這是因為宇宙中大多天體都是球形。那 為什麼宇宙中大多天體都是球形呢?

曾幾何時,人們仰望星空的時候,從未想過滿天的星星居然是一個個龐大的球形物體,更沒有想過自己生活的地球,居然也是圓的。 古人通常認為地球是「天圓地方」,有人為了證明地球是圓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人類開始對宇宙有了進一步的認知,同時也明白了為什麼這些天體會呈現出球狀。

其實, 天體是球形跟萬有引力有關。萬有引力定律指出:自然界中任何兩個物體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這兩個物體的質量乘積成正比,跟它們的距離的二次方成反比。

簡單地說,質量越大的東西產生的引力越大,這個力與兩個物體的質量均成正比,與兩個物體間的距離平方成反比。我們人類之所以能夠在地球上自由生存,也是因為萬有引力的作用。

正是地球的引力作用,才讓人類被「吸附」于地球表面。 包括地球對我們的江河湖海土地都有這樣一個引力作用的存在,我們被緊緊吸附在地球的表面。

天體的形成源于引力,其形狀也跟引力有關。世間萬物都是由微小的粒子構成的,這些物質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匯聚成團,最終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在星體形成時,物質會向引力中心收縮。我們可以理解為,天體的引力一直在試圖將自身所有的物質都壓縮進天體的質心里去。

由此便產生了 引力勢能,勢能在天體的形成過程中, 以天體中心為質點,天體的引力等勢面本身就成了一個球體,在這個面上,所有的引力都是相等的,所有的物體受到來自天體中心的力,大小都相同,方向也指向天體中央。

這就 能夠確保天體的表面,每個地方都能夠受到大小相同的均勻分布的向內擠壓的力。直到這個力與天體本身的剛體應力相平衡,以保證天體的形狀不會再改變,使整個天體處于平衡狀態,便形成了天體的最終狀態——球體。

對于太陽這類的天體來講, 由于其組成物質大部分都是氣態,而氣態物質具有很強的發散空間,但在巨觀尺度下,必須表現為以同一個核心呈現出來的球形。

同時, 氣態物質本身也被引力束縛,所以在引力和自身自轉的過程中同樣會形成一個動態平衡系統,于是就出現了球形。

由于氣態物質比較輕,所以太陽就比較接近正球形。不過還存在另一種情況 ,雖然氣態物質流動性大,讓它們更光滑,但外形也特別容易發生變化。

以木星為例,它是太陽系中自轉速度最快的行星,只需要9小時55分半就能完成一次自轉, 由于赤道最大,再加上氣體行星比較蓬松,所以木星的外形非常扁

土星也和木星一樣,屬于高自轉氣體行星,但 土星的密度比木星低,也比木星更扁。

行星的結構比較固化,雖然經過漫長的時間抹平了表面的痕跡,但行星本身還是會存在許多高低不平的地形。并且, 由于受到引力的影響大些,行星通常還會出現橢球形,并不是真正球形。

當然,也 不是所有的天體都是圓的,一些小的天體,比如小行星、隕石等,可能就有不規則的形狀,這是因為它們沒有足夠的重力來讓自己變成球形。

總體上看,宇宙中大部分的天體都是球形,或者說是接近于球形的,不過天體的最終形狀,也 受到天體本身質量、構造天體的材料、體積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

除此之外,在地球上河流中經過常年沖刷的石頭,形狀也會慢慢變得接近球形,比如鵝卵石,我們不得不感嘆世界的奇妙。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