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1號颱風「楊柳」目前位于台灣東方海面上,以目前的預測路徑及移動速度來看,預估下週三(13日)、四(14日)離台最近。不過,氣象專家林得恩坦言,由于太平洋高壓強度「沒預期強」,不排除會使楊柳路徑南修撲台,「下週一(11日)非常關鍵」。
根據氣象署最新颱風消息,楊柳颱風中心位置在今(9)日2時位于北緯21.1度、東經143.4度,即台北東北東方約海面上,預計接下來將以每小時13公里的速度,持續朝著西北西方前進。
楊柳颱風的中心氣壓為992百帕,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23公尺、瞬間最大陣風每秒30公尺。
另外,七級風平均暴風半徑100公里(西北側 80 公里、東北側 120 公里、西南側 80 公里、東南側 120 公里)。
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張承傳指出,下週三、四預計會是楊柳颱風最接近台灣的時刻,且其強度可能繼續增強,但初判仍會維持輕度颱風。另外,即使颱風潛勢路徑稍往北偏,但未來仍有機會修正,且不排除會發布海上颱風警報。
氣象專家林得恩在臉書粉專「林老師氣象站」發文表示,楊柳颱風的七級風暴風半徑未來有望略為擴大,強度也會稍稍增強,但預估仍會是個小型且有在移動的輕度颱風,並會循著環境駛流場導引,朝西北西轉西北方向前進。
林得恩解釋,影響楊柳颱風路徑變化共有2關鍵因子,分別是「太平壓高壓西伸勢力強弱」、「颱風本身的強度」,若太平洋高壓西伸沒那麼顯著,颱風路徑就會北修(如下圖路徑1),且可能經過一個垂直風切較大的海域、有望快速減弱成熱帶性低氣壓,目前日本JMA、歐洲ECMWF模式皆如此預測。
另外,美國NCEP、歐洲EC-AIFS模式預測,若太平洋高壓西伸顯著,楊柳颱風往西前進的機率就會較大(如上圖路徑2),直接影響台灣陸地的機會自然也會增多。不過,林得恩也強調,不論颱風最後會走哪條路徑,下週一都會非常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