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窩變強了!秋天來了,海面上很熱鬧,恐有颱風生成,新一輪季風槽(颱風窩)將北上。另外,中央氣象署示警,預計1、2個秋颱,可能較靠近台灣,有颱風侵台機率。
每年秋季9至11月,是颱風活躍期!中央氣象署指出,依據過去經驗分析,秋季台灣平均受到1至2個颱風影響,而颱風活動區域,有較靠近台灣的趨勢,有颱風侵台機率。
颱風窩北上 未來2週是關鍵秋天已到,颱風恐來了!天氣風險分析師吳聖宇在臉書指出,季風槽(颱風窩)活動可能還不會停止,預估還有其他熱帶擾動發展,一直到9月中,會有新一輪季風槽北上活動,未來這1~2週內得留意熱帶擾動發展、移動。
吳聖宇分析,下週隨著太平洋高壓較為東退,季風低壓槽北抬,在台灣以東到日本以南海域,也就是季風槽(颱風窩)的東端區域,可能會有新的熱帶擾動發展起來,預估路徑往北朝向日本方向移動的機會高。
第14號颱風藍湖今(30)日上午8時生成,一路向西往越南方向移動,預估晚上就可能登陸,對台灣沒有影響。不過氣象專家紛紛提醒,仍要持續觀察熱帶擾動的發展,最新預測下週可能就會有新颱風出現,務必多加注意。
天氣風險公司資深顧問吳聖宇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下週隨著太平洋高壓較為東退,後續季風低壓槽也會比較北抬,在台灣以東到日本以南海域也就是季風槽的東端區域可能會有新的熱帶擾動發展起來,預期會往北朝向日本方向移動的機會高,但是季風槽的活動可能不會很快就停止,應該還會有其他的擾動繼續發展,一直到9月中之前可能都會是新一輪季風槽北上活動的過程,因此未來這1-2週內留意熱帶擾動發展、移動的情況,要等到9月中之後太平洋高壓才會有再度往西伸展、增強的趨勢。
吳聖宇進一步指出,北方的天氣系統目前慢慢開始活動,不過受到太平洋高壓的影響,活動位置仍然太過偏北,預估在9月上旬、中旬這段期間應該都還很難有機會影響到台灣,可能要等到9月下旬再看看是否有機會來到台灣附近,「因此想要有秋天的氣息可能沒有這麼快,還需要再等上一段時間」。
氣象專家吳德榮也在專欄「洩天機教室」中提到,最新(29日20時)歐洲系集模式(ECMWF)模擬顯示,下週還有其他「熱帶系統」,輕颱機率40%,在台灣東方遠海活動,西北太平洋仍處颱風好發期。
至于近期天氣,吳德榮說明,今日各地晴時多雲,高溫炎熱,北部高溫達38度、中午前後紫外線危險級,恆春半島及東半部偶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午後山區亦有局部陣雨或雷雨。
明日至下週二(31至2日)南方水氣稍增,各地多雲時晴,北台仍偏熱;東半部及屏東偶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午後山區有局部陣雨或雷雨,偶有擴及部分平地的機率,需注意局部大雷雨。
下週三至週五(3至5日)各地晴時多雲,高溫炎熱;中午前後紫外線危險級,要防曬、防中暑。恆春半島、花東偶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午後有局部陣雨或雷雨,大多侷限在山區,仍需注意局部大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