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萬寶投顧投資總監的最新分析,台美貿易談判過程中,台方可能陷入兩個重大誤判。
圖片來源:美聯社
Advertisements
專家分析指出,美方對台灣提出的市場開放程度以及在美投資金額並不滿意。瑞士和台灣分別被課徵39%和20%的關稅,主要原因在于這兩個國家都與美國有巨額貿易順差。儘管台灣表示目前的20%稅率僅為暫時性措施,但倉促的談判過程可能導致未來需要做出更多讓步。
圖片來源:ETtoday
此次台灣與美國的貿易談判可能犯下兩個致命的錯誤,第一,台灣談判低估了川普削減台美間龐大貿易順差的決心;第二,高估台灣在美國全球供應鏈的角色。美方態度相當強硬,明確表示8月1日公布的關稅已是底定結果,且8月7日即將正式生效。
美方關注重點已轉向如何落實既定協議,而非持續協商稅率。行政部門在宣布雙方將發表聯合聲明時似乎產生誤判,因為白宮僅單方面公告20%稅率,且未提及與台灣後續談判空間。
圖片來源:ETtoday
更令人憂心的是,半導體產業可能面臨更高關稅。專家預測,半導體關稅可能從25%起跳,遠高于目前的20%,如果台灣無法獲得與日本、南韓及歐盟相同的最惠國待遇,恐將嚴重影響產業發展。若課徵范圍包含資通訊產品,台灣資通訊產品佔對美出口的7成,代表川普想將台灣資通訊產業連根拔起,利用高關稅逼迫台灣加速赴美設廠。
圖片來源:ETtoday
此外,談判結果還需經過立法院審查,退回關稅談判,恐導致被川普懲罰貿易報復;若通過但無法完成相關法案修改,不承認台美貿易協議,則可能引發政治風暴。